第四十九章 培训班(四)(第 2/3 页)
几个人看看了王福民,摇了摇头。“聂书记,确实是家里没啥劳动力,婆娘娃儿在家里拉扯不走哇!”
“好大个事情嘛,我现在就去找梁主任,请求他放两天假,大家都回去看看。还有,你们真要走我不留,其他乡我管不着,你们回去了顺便给大队书记带个话,喊他们来培训,大队书记在这里的,喊大队长来,都在这里的,喊他们婆娘娃儿来!”
聂书记说完,提着潲桶喂猪去了!林木乡的三四个农民赶紧跟上去,“我们不回去了……”
其他农民看了看各自的副乡长,一个个都拉着脸,看样子政策肯定和聂仁昊是一样的了!干脆啥也不说了,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走开了!
农委主任果然深明大义,承诺中途放假一天半。“罢课计划”昙花一现,再也没人提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培训班的农民像欣赏杂技一样见识了温室养蚕、薄膜育苗、沼气生火等等知识。
……
在结业颁奖典礼的时候,姓张的副县长“小平头”再次出现在主席台上。当他把“学习标兵”的荣誉证书颁发给淑芬的时候,紧紧地握了一下小姑娘的双手,嘴里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最后以一句“实至名归”结尾!
张副县长的“实至名归”源于昨天下午的座谈会。座谈会的参会者主要是几个乡参加培训的副乡长和农民党员,因为是老师身份的聂仁昊没有参加,不过通过他的积极争取,淑芬却列席了座谈。
在乡领导们各自十分钟的发言之后,副县长说,农民党员也说说意见。大家扭扭捏捏,毕竟这是在县领导的面前,乡长们也早就打过招呼,说话要注意分寸。因此农民的发言和副乡长们一样,从效果显著到坚决落实,从不辜负党的培养到不辜负群众的期望。张县长听得极不耐烦,盯着农委主任,“老梁,这个培训就真像他们说的,把农村的根本问题都解决了?
“张县长,他们确实说的有点过了。农村的问题解决怎么可能通过这么个短期培训解决?关键还得抓落实、抓成效,大家说是不是呀?”在一阵应和与点头之后,梁主任满意地看着张副县长。
张副县长往上推了推眼镜。“老梁,如果在西部你都没有发现问题、我们没有听到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这里是山区里的山区,山区里的边角,劫后重生的灾区,这里都没有问题了,那这个培训还有什么意义?”老张继而又扫视了一遍对面的几个副乡长,一个个像焉了的茄子,耷拉着脑袋。
“那后边的小姑娘,你也是党员吗?”他到在会议室第二排的角落里的淑芬,埋着脑袋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她不是,不过学习很认真,实践课也表现得非常好,”农委主任赶紧解释,“她叫杨淑芬,水利局杨局长的侄女儿!”
淑芬赶紧抬起头,这个从小一直担任班干部的小姑娘,早就蠢蠢欲动,等待机会能够就自己生活的农村提点看法。“我不是党员,我是团员!”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