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中秋节(第 1/2 页)
富顺那封倾诉衷肠的书信经过半个多月的辗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样可能会消除一些误会,我想他也不会认着死理非让你留下来不可。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时机,不要再喝酒了,要在他开心的时候讲,讲的时候不要一次讲完,多分几次。那个叔叔应该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但也是对你报了很大希望的,所以一定不要过于打击他,惹毛了的人会干出极端的事情,你一定要小心。
“家里都还安好,今年夏天下暴雨,家里房子都差点垮了,不过还好有你留下来的三百块钱,还有姐夫和七叔帮忙,现在几间房子都盖成了瓦房,你的那一间也是,娘老是说,你很快就会回来,我们谁也没有搬去住。还有大姐家生了个女儿,特别可爱。
“另外还有一个事,桂英姐家房子被山洪冲垮了,她娘疯了,桂勇哥还是天天打牌,你转告她一下,看她能不能回来一趟!
……”
淑芬把信寄了出去,又去乡政府取了报纸,怀着不安的心往家里走去。她该怎么和父亲讲起这封信,既然有了富顺哥的地址,他再看到信里遇到的这么多困难,是不是会让七叔找人把富顺哥揪回来?但是不讲,这五十块钱怎么办?到时候真有什么事儿,自己又该怎么和父亲交代……
淑芬最后还是决定不讲,回去把信和钱往木匣子里面一锁,装出失望的表情,把报纸交给父亲,到地里掰玉米去了。至于钱嘛,把最后一季的蚕茧背到岔河去卖了,就说茧价上涨了……
------
富顺从下游回来,整个人跟变了一样,似乎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滚滚江水之中。他开始满足于手头上的工作,叔叔给他买了个小算盘,他拨弄着珠子计算着每一天的收支,并且微笑着和工友们打招呼,在闲下来有兴致的时候,还拿着扁担去挑上几趟货物,也不给自己额外算工钱。刘永翰觉得,他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高兴地去给富顺买了很多工程方面的书籍。
在刘永翰看来,这一切源于那一趟子规之行。
那晚的月亮特别圆,正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中秋佳节,返航的客船上并没有什么游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个不同年龄的男人,站在船头在望着月亮感叹。聪明的富顺知道,即便是在狭小的杨家湾,看到的那轮月亮也一样大、一样圆,那远方的亲人,一定在坝子里吃着热糍粑听父亲讲着吴刚和嫦娥的故事。还有大哥和三弟,一定也在某一个城市的角落,望着明月想念着自己。
刘永翰从船舱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月饼,还有一袋子猪头肉和一小瓶烧酒。
“顺儿,今天是中秋节呢,这个中秋呀,有的地方吃饺子,有的地方吃汤圆,但是好多地方都是吃月饼!你们那里过中秋吃啥子?”“刀疤刘”递过一双筷子和一块儿月饼给富顺。
“吃糍粑,也吃月饼!”富顺回过神来,被眼前这丰盛的晚餐惊讶了。江上的瑟瑟秋风和轮船的疾驰把装食物的纸袋子刮得呼呼作响。
“你喜欢吃糍粑还是月饼……等一下,我猜一下哈,月饼是不是?”
“哦,都可以吧,更喜欢吃月饼!”富顺看着这个父辈的男人,似乎很懂他。
“你喜欢工程学,是不是因为你老汉儿是个木匠?”叔叔吃了一口猪头肉,就着这五仁馅儿的月饼,真是别有滋味。
“你朗个晓得的呢?”富顺瞪着大眼睛,嚼了嚼刚刚咬进去的月饼,真香,就像小时候父亲带回来的味道。
“哈哈,我啥子晓不得,你是不是还有个哥哥?”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