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四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第 1/ 页)

    陆子龙瞪大了双眼,喃喃地道:“要留清白在人间!说得好,这首诗真是太妙了!凌翎七,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面对陆院长的疑问,凌翎七不得不仔细解说一番:“院长,我记得老院长有一首词,也是咏物的。不过那是描绘寒梅的精神品格,借以抒发老院长的一身傲骨和报国之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把寒梅的特点描绘得无比深入,所以我就想到了石灰,它同样是和寒梅一样有着自己的精神品格。”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说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也是说石灰石是一种奇特之物。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石灰故石烧制的过程,加若等闲三字,便象征着像老院长那样的仁人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也就是说石灰石在烈火的焚烧下,变成粉末一样的石灰,加上全不怕三字指的就是仁人志士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说我们每一个宋人,都要像老院长一样,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像老院长一样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凌翎七脸不红心不跳地说着。

    虽然是借用了明代于谦的诗,但是凌翎七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这样的好诗就应该早点面世,他知道文山书院的老院长陆游不但是一代大诗人,还是一名爱国的大臣,能文能武,所以石灰很能代表陆游的精神品格,想必一定可以打动陆子龙。

    果然,听完了凌翎七的解说,再联想到父亲晚年的悲凉,一身的报国之志得不到发挥,陆子龙眼睛慢慢湿润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站在自己面前,诵读着那首留给他们七兄弟的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确,这个时候陆放翁辞世不过三年,他的七个儿子都为自己父亲的不得志抑郁而死,感到无比悲伤。北方游牧民族对朝庭的威胁与日俱增,国家可以说是危在旦夕。在1206年,韩侂胄北伐,后来被金击退。在1208年,签订《嘉定和议》。金宋两国改为伯侄关系,宋由贡献岁币及绢由二十万增至三十万,宋赔偿三百万军费。金放弃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献上韩侂胄首级。虽然这样求得了一时的安定,但是每个宋人都无比希望能够光复失去的土地,恢复大宋的荣光。

    现在,陆子龙看到这个八岁多的孩童,竟然能够做出如此的好诗来,顿时就起了爱才之意。不过,三道关卡,现在只过了第一道,规矩不能废,所以第二道和第三道关都还要过。不过陆子龙相信,以凌翎七之才,要过第二道关和第三道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题就是经义考试了。所谓“经义”是在经书中挑一两句做题目,就抱着那题目发挥成一篇文章,例如题目是“知耻近乎勇”,你就说明知耻何以近乎勇,“耻”和“勇”须得一番解释,“近乎”两个字更大有文章可做

    陆子龙呵呵笑道:“凌翎七,你这首诗做得很不错!可以说就是老夫也做不出这样的好诗来。但是,这只是第一道题目,接下来我就要出第二道题目了,你需要用笔墨来回答我的问题,那就是请你以孟子《孟子?离娄》中说的一段话为题,写一写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这段话就是,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好了,时间仍然是一柱香的时间,字数不限!你这就开始吧!”

    凌翎七知道,这段话表面的意思是,不出于真心的礼节,不出于真心的正义行为,有道德的人不做这样的事。可是,如果只是从表面上进行一番阐述,肯定是不能通过考试的,怎么办呢?凌翎七突然就想到了一句话,那是他在前世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叫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对了,何不以这个为题目,阐述一下国术和侠义精神呢!

    想到这里,凌翎七就文思如泉涌,只见他拿起毛笔,飞快地在纸上书写起来!

    凌翎七的表现引得陆子龙和凌陵发都震惊无比,两人都站到了凌翎七身后,看着他书写。

    只见纸上出现一行字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行侠仗义。此诚忧国忧民明日栋梁之思也。同为大学,愚浅见:专业深研可为民,此为民,谓之孝悌,乃为小家之民;心怀高远可为国,此为国,谓之社稷,乃为九洲之国。我等弱冠之年,当以勤愚治学,景愿为国。国术者,古今同义,国之术,修身之艺也!……

    凌翎七也希望在这个世界,能够以侠义精神和国术的精神拯救国家于危难,侠以“为国为民,兼济天下”为核心,侠道表现为以勇敢入世的态度,以兼济天下的志向,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侠心义胆,以牺牲自我,委屈求全的人生选择,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去行侠仗义。以国家之仇、民族之恨为计。侠的精神也不只在江湖上扶危济困,而是在国家遭灾受难,民族受欺辱之时挺身而出,奋不顾身,维护国家和民族大义。凌翎七所写的,便是表达这样一种思想,这也是国术的奥义。

    凌翎七几乎是毫不停顿,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就把洋洋千字的经义考试题给完成了。

    这样的表现,再次让陆子龙惊为天人!这只是一个八岁多大的学童,怎么就能够明白这么大的道理?陆子龙有些想不通,所以他便看向凌陵发。

    实际上,凌陵发同样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儿子还有这样的大才!原来他以为凌翎七只是一个爱逃学和捣蛋的小家伙,充其量是饭量比普通人大上几倍,成长得比普通孩童快得多罢了。他却根本不知道凌翎七能够有这样的才能,更不知道凌翎七修炼国术多年,一身功夫已经达到了明劲初期,寻常三五个大汉根本不是对手。

    而接下来的第三道考试,将要再次震惊陆子龙和凌陵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彼岸之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武圣!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过河卒 剑啸灵霄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