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627.曾经的瓷器(推荐票也要)(第 2/2 页)

    比如德国在17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及其附近的汉洛厂开始生产锡釉陶,他们使用的是中东传输过来的制作工艺,但器皿采用了中国的装饰图案。算是模拟的锡釉陶中的一种。

    更早的是在16世纪20年代,一些意大利陶工迁居荷兰,开始了荷兰的锡釉陶生产,并以仿制中国宜兴陶器,这也算是模拟的锡釉陶种的一种了。

    到了后来,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量输入中国瓷器,本国的陶器装饰彻底转向模仿中国的青花,摒弃了意大利的装饰格调,已经完全属于模拟的锡釉陶了。

    此外还有英国的陶器生产。在16世纪50年代,锡釉陶制造技术由荷兰传入英伦地区。进而淘汰了铅釉陶的生产。在陶器的装饰方面,英国瓷器受到中国明代万历青花瓷的影响,几乎是彻头彻尾的仿制。

    毫无疑问。那个时代生产的瓷器都可以称为alla-lana,但为了区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生产的瓷器有不同的名字。比如荷兰的陶器生产集中在德福特,其产品称为德福特陶;而德国陶器生产以纽伦堡地区为佳,就叫做纽伦堡陶,alla-lana这个名字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逐渐不再提及,毕竟模仿的山寨货,名字终究不好听。

    只有威尼斯一直将此作为荣耀,他们将东方瓷器的简洁大方和欧洲瓷器传统中的绚丽高贵进行了结合,特意向法国输出,而在16世纪之前,法国还广泛使用铅釉陶技术,alla-lana一传入法国,立马受到上流社会的普遍欢迎。

    真正促进alla-lana生产出现*的是在18世纪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了偿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费用,下令熔毁宫中银器。此后,法国权贵们都转向使用陶瓷器,alla-lana开始流行于欧洲,只是数量增多,价值反而降低。

    好在瓷器轻薄脆弱,很难保存,到了近代欧洲频发战乱,alla-lana瓷器大多数毁于了战火中。

    而进入工业时代后,欧洲科技实力越发强悍,陶瓷工艺也得到提升,更多更好更美更实用的瓷器出现,如当英国陶瓷家伟奇伍德的米色陶器问世之后,立即受到英国及其他国家官僚贵族的赏识,从此锡釉陶逐步弃而不用,alla-lana更没有多少人使用了,制造工艺逐步失传,它的价值也逐步提升。

    听了小布莱克的介绍,秦时鸥问道:“那这些瓷器,是哪个国家的alla-lana?”

    小布莱克笑道:“现在说到alla-lana,就指的是传统模拟瓷器,当时其他国家的瓷器另有名字,这些瓷器不知道是来自威尼斯还是法兰西,如果要清晰的判断楚它们的身份,得需要摘除上面的所有鲸油仔细看才行。”(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大医无疆 那年花开1981 牧者密续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混沌天帝诀 大国军垦 1987我的年代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龙王令 国潮1980 讨逆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文豪1978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至尊战王 修罗剑神 华娱从男模开始 重回1982小渔村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神州战神
最多阅读 捞尸人 丹霄万里 理我一下 好运时间 顶级诱捕公式 蜜桃甜 漂亮朋友 斗爱之冠 覆水满杯 白色口哨 慢性沉迷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完美无缺 忤逆本能 盖世神医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强制霸爱:冷情BOSS,请放手 黑天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