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出国选择(第 2/3 页)
陆麟道:“先去国外做特效、剪辑,大概年前能回来吧!在弄配音、配乐,送审,争取明年一月份上映!”
“这一出去又是小半年啊!外面不比国内,自己多注意!遇事别仗着会功夫就不服软,人老美可不禁枪的。”吴靖右手做了一个打枪的手势,良言相告。
陆麟笑笑,“我知道,人离乡贱,我又不傻,安安稳稳把电影特效做好,回来圈钱才是正理!”
吴靖走了后,陆麟继续留在怀柔。找了家影视后期制作公司,先把整部片子粗剪出来,扫描到超级微观电脑中,然后让它自行对影片进行特效制作、渲染。
通常而言,一部超级大片的特效镜头往往会分包给多家公司。一是为了赶档期,二是为了降低成本。因为整部影片中的特效镜头,是分为不同难度层级的。
一些特效公司虽然规模很小,技艺也不太高超,但处理一些粗略的镜头还是绰绰有余。同时,他们的报价会让制片商感到非常诱人。
《大圣归来》是没有多余的钱浪费在这上面的,但以后再拍片子,陆麟肯定是要把一些难度不大的镜头多找一些特效公司分包出去,用来掩人耳目。
反正只要分包出去的特效镜头数不超过一半,他应该能稳稳立于不败之地。至于这一次,特效方面怕是要虚构一家制作公司了。至于将来会不会被有心人或是网友翻出来,就不能顾虑太多了。
虽说,自己名下能有特效公司做掩护,是最好的选择,但问题是他真没那个钱啊,而特效公司偏偏是最烧钱的存在。注册资本就不必说了,今后几年国内稍有口碑的特效公司,注册资本怎么也要七八百万起,好一些的要三五千万。还要有注册地址、办公地址。要买各种大型的电脑设备,经过授权的后期特效软件,招募特效团队,每一样都要不少钱。
至于说弄个空壳公司,然后硬说媲美《阿凡达》般的特效是他那皮包公司做的,分分钟被人查个底掉啊!
想查一家公司的注册信息太容易了,现在是得去工商局。等到了14年,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在网上查询一家公司的注册信息。15年底还有天眼查上线,公司信息、司法风险、经营状况,详细的不得了。
虽说虚构一家外国公司,也有这种风险,但终究不像在国内开一家皮包公司那好被查出来。
再者说陆麟是燕京武术队出身,连初中都没念完。到时若要有人说怎么查不到给你做特效的那家公司,就说英文名字记不准弄错了,单据丢了,谁还能非逼着他,必须把那公司找出来不成吗?
待超级微观电脑将影片后期做好后,陆麟开始琢磨到底去哪个国家混一阵。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