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卖砖(第 1/4 页)
多尔衮也好,轩辕也罢,反正轱辘是最省事的称呼。
南国结识了轱辘,也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轩辕是轱辘的姓,听说他是混血少数族裔,不过后来南国证实了:轱辘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山西人,轱辘所理解的混血大抵就是跨省混血。
因为喜欢混血儿,所以逢人就介绍自己说是混血族裔。
他也的确是轩辕氏的后人,不过属于神经末梢一般的分支,连他自己都说不清自己的名字,可想而知这条血脉有多稀薄了。
当初轱辘的父母觉得起一个别出心裁的名字很不容易,但又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普通,于是就给他起名叫“轩辕轱辘”。
虽然念起来很押韵,但时间久了,总会让人联想这个名字和“赶大车”的宿命颇有渊源,所以为避免这种嫌疑,父母决定在后面再加上几个字。
反正都已经有四个字了,也不在乎整体长度了。
恰逢轱辘降生的那段时间,《孝庄秘史前传之孝庄她娘的史》正好流行于春天镇,居民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电视剧里多尔衮的形象给轱辘的父母留下了深刻印象,自那以后,轱辘的父亲毅然决然在孩子的名字后面又加上了“多尔衮”三个字。
轱辘的名字自此实锤,再无变更的可能。
沿袭很多年,大家也都习惯称呼他为“犊子”或者“轱辘”了,南国取其后者,还算中听。
轱辘介绍完自己的来历,用试探性地口吻说:
“阿南,你是外乡人吗?”
轱辘是本地人,他不在乎什么外地人还是原住民,只要他有钱赚就好了,他和王大旺一样,是个很朴实的生意人。
“嗯,外乡人,不卑鄙,就是有些生活所迫,所以带着祖上积累下的遗产来你这找活路。”
南国很诚恳,编了个瞎话,他把金砖放在桌子上,等待轱辘估价。
轱辘一听就乐了,摩拳擦掌的同时心想这可得狠狠敲上一笔。
但是没敢直接上手,做典当的生意人不能表现出很激动的样子,即便看到桌上的包裹让他很眼热。
“咳这个嘛,其实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没必要说得那么严重,有困难跟兄弟我说一声就好,我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能帮上兄弟的地方我肯定不遗余力,但是咱这有规矩,阿南你懂吗?规矩”
轱辘很精明,也很能干,凭本事在西巷维系一家典当行屹立不倒,这本身就凸显出他的能耐,南国自然看得出来。
轱辘跟南国又重申了一遍,七天典当行的东西,只留七天,合同签完,即便日后拿出几倍的钱来还,轱辘都不会让客人赎回东西,这是他的规矩。
春天镇有着各式各样的古怪法则,南国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这块金砖自己也没打算要回来,于是点点头说:
“我知道了,你看看吧,值多少钱你给我个数。”
轱辘看南国如此镇定自若,心想这估计是不打算赎回去了,这个叫阿南的人和那些姑娘不一样,他很有分寸。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