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赠联(第 3/4 页)
跟东瀛的动漫市场不一样,东瀛的动漫市场从会说话的孩子到住着拐棍的老人,对漫画都有消费能力,过内的文化产业处于一个启蒙阶段,这个阶段是需要用钱养出来的。
但是假设如果这个市场被他培养了出来,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这个市场的龙头,垄断,到那个时候,收益将会是可观的。
这个诱惑也挺大的,虽然风险同样大,如果假设未来五年内电影产业兴起,那么动漫产业也会随之兴盛,到时候需要大量的画手和写手的人才,如果那个时候他培养出了几万相关人才,那么几乎整个华夏漫画市场都有可能被他垄断。
因为国内还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培养相关专业的学校,国家支持的几个专业学校每年毕业生也就一千人左右,这是一个空白市场。
当然这跟市场没有培养起来很有关系,目前动画类电影电视剧都是赔钱的声音,所以有能力上学的学生家长,自然不会让孩子去报考这种学校。
但是从偏远山区把没有能力上学的孩子接出来就不一样了,这些孩子,没有任何要求,而且吃苦耐劳,吴天来看过管祥林的拍的纪律片,对于山村生活艰苦的孩子们的处境深表同情。
他虽然自认不是什么良善之人,但是至少能够提升这些孩子的物质生活待遇,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赚钱与否,这点对于现在的吴天来不算是太着急的事情,因为他现在并不缺钱,他需要的是一个能把钱冼出来的市场。
拿手绘画来说,一个孩子专业学习四年时间,基本上都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的动漫产业需求,一个孩子一年的费用全包6000块钱足够了,一个月500,是很多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了。
培养一万个学生,一年是六千万,吴天来要是牵头做这个慈善项目,第一笔不敢多说,三四个亿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抛去该交出去的部分,剩下一两个亿至少能养活这些学生两三年,到时候再搞一次慈善,就能培养出第一批了,虽然这四年时间他没有任何收入,但是等这第一批学生培养出来,他统一安排工作,那将会是一大笔收入。
劳动力等于价值,在过去西方建设的时候,华夏作为第一劳动力输出大国,几乎建立了三分之一的美帝,可见劳动力多么稀缺。
王耀说的没错,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也需要这种‘文化劳动力’,所以这笔生意,他确实值得认真的考虑考虑。
看着吴天来被自己说动了,王耀心情也有些微妙,要是在以前他绝对不会出这种‘馊主意’。
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王耀总结出来了,启功先生当初说,众生皆苦的一层含义,对于王耀来说,痛苦是看着传统文化慢慢凋零,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对于还处于发展中,贫困国家的龙国来说,十亿人口,至少有一半人还在为温饱问题苦恼,在比库淑兰大师她们村更加偏远的地方,还有人吃不上白饭百面,还有人,一天只吃两顿饭,甚至每天,还有人饿死。
这些都是血淋漓的现实,更加让人不寒而栗的现实。
跟东方启明谈过后之后,王耀的思维越发的清晰,他开始正确的认识,什么叫做‘领导’,不管是市场还是民情,本身都是没有错误的,错误的可能是‘领导’,所以如果有正确的领导,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悲剧的存在了。
传承学院就是领导,是道德标杆和底线,所以不能允许小花那种‘苟活’的思想,要独立,要思考。
但是王耀的能力有限,不能够提供给更多的‘传承学院’。
所以他只能以先让更多的人‘苟活’再想办法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他知道吴天来会把那些孩子变成跟应试教育出来的孩子们一样,没有了独立和思考,但是至少,他能能吃饱。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先吃饱饭吧,王耀对自己解释道。
“老弟,我这大厅却一副警言,你给老哥替一笔。”吴天来笑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