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第 3/4 页)
“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注意尺度。”启功先生沉声道“小心背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王耀点点头“我会注意的,而且我也不会主动用这些做噱头。”
“《孔乙己》在江浙一带火了一把。”启功先生笑道“我接到了一个学生的信,希望对这出戏褒贬不一。”
“《孔乙己》能火,纯属意外,我当时也没想道。”王耀笑道“但是这样也说明了,电影现在是主流宣传趋势。”
“通过电影宣传确实有效果,不过你要记得,别引狼入室。”启功先生说道“国粹这个名头太值钱了,要是被不轨之心的人利用了,那么你就相当于毁了戏曲。”
王耀点头沉声道“我明白。”
“近代戏曲沉寂,韬光养晦虽然走下坡路,但是有着官方护着,证明其价值,这是一张底牌,不会让外人轻易触碰的,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时候,这张牌是不会轻易打出去的,你现在的做的的事情,是加速这张牌的出牌顺序。”启功先生说道“假如你真的在外面取得了成绩,那么你要做好被谈话的准备。”
王耀皱起眉“我发展的是民间艺术。”
“没有差别,只要出了国,都是华夏的艺术。”大先生轻笑道“如果你只在国内,那么你就是垄断,只要能力够人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走出去,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王耀皱起眉。
“你现在也算是一个公众人物了,而且马上要步入高曝光率的生活了,你做好准备了吗?”启功先生笑着问道。
“说实话,我还没有,但是我想尽量避免吧。”王耀笑了笑。
“送你两句话。”大先生笑了笑“谨言慎行,人言可畏。”
王耀微微挑眉“前面我懂,后面,我想我还是有把握的。”
“如果你没承受过千夫所指,就不要对自己有盲目的信心。”大先生正色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不从在不会被任何人影响的人格,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个外界影响的变化因素,都可能潜移默化中改变你。”
王耀舔了舔唇,点点头“受教了。”
“我跟大先生一样,送你两句话。”启功先生轻笑“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华夏千古完人两个半中的王守仁在临终之前的遗言。
完人这个称呼不低于圣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人性大圆满的概念,两个半,是指孔子和王守仁,加上曾国藩算半个。
华夏千年就出来这两个半完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