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残生一线,付惊涛(第 3/4 页)
“绝望的死,永远不如绝望的活着让人震撼。”启功先生笑了笑。
王耀抿起唇,心中有些感悟“苟活于世的悲哀?”
“比那个要更痛苦。”启功先生摇摇头“你知道程蝶衣为什么出不来戏吗?他本身有过几次机会可以出来。”
王耀皱起眉仔细回忆。
“第一次,从太监府出来,他本能出戏,但是那个婴儿让他被强行扭曲的性向激发出了母爱,后来段小楼大婚,但是袁四爷出现了,袁四爷懂戏,也懂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三次军队砸了戏院,他本应该出来,但是后来高层司令救了他,又给了他希望。第四次师父死之后,再次登台失误,八路军的宽容给了他希望所以他戒烟,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小四的背叛和新时代的来临,让他措手不及,所以他烧了戏份,但是却出不了戏,最后一次,就是最后一幕,如果段小楼没有说他错了,他可能就恢复了男儿身,也就出戏了。”启功先生徐徐道来“他这一声,都是看山跑马,最后不得不死,有希望,再绝望,这种才是最痛苦的。”
王耀心神一沉“我懂了。”
“入戏不怕,不入唱不好。”启功先生笑了笑“但是就怕出不来,但是也不一定对《锁麟囊》里有一句词我很喜欢。”
王耀微微挑眉这出戏是程砚秋的拿手戏。
“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员,在今朝。
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
启功先生用醇厚的念白念出来这句,让王耀恍然入梦。
跟老先生在一起,学到的除了学问,还有一种人生态度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给你传达一种年代感带来的沉稳,不疾不徐,不轻不重,却能让你受益无穷。
一部《霸王别姬》王耀看到的全是戏曲和传统,而启功先生看到了更多,历史和人性,这是两个角度,也是两层境界。
这让王耀更加对电影感兴趣了,启功先生似乎有些累了,让王耀一个人在这儿看,自己上楼去午休了。
王耀翻了翻碟片包,找到了一部冯小钢导演的电影,准备一下午看完。
《甲方乙方》看着就讲了三个大龄男青年每天忽悠着给别人造梦的故事,自编自导自演,配合着那些或者事业有成,或者事业无成的人完成他们的梦想。
荒诞可笑的剧情和对话,还有每一个主人公做完梦之后的醒悟,都让人在笑容的结尾,有那么一丝不适,但是这种不适很难琢磨,就被接下来的笑料驱逐了。
一个相当德国将军的胖子,一个想吃苦的老板,一个想当义士的中年大叔,他们的梦想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笑料十足,但是确实是梦想。
靠着几个故事串联成的一个主线并不显得分散,反而将各种阶层的人物梦想找到了共同点,一个让说人看完有些想骂娘的共同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