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华服之美(第 2/4 页)
其中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代表着十二天干之数,前者代表天乾,日月星三辰;后者代表着地坤,木火土金水五行。
乾在华夏文化里代表着男人。
坤在华夏文化里代表着女人。
这六服也制定了华夏服装的相辅相成,衣裳制和深衣制。
周朝后有了臣子之分,又有了士大夫的服装,儒服,还有务实服装,剑服。
这些形制奠定了古代中华的宗法文化背景,里面每一种形制都代表四书五经和经史子集为基础核心的道德组成,这些服饰在每一种场合,都有特定的意义,有的代表着吉礼,有点代表着丧礼,还有宾礼,军礼,嘉礼等等。
但是其中几千年不管汉服如何改良,都会遵从一个基准法,就是清淡平易,讲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属于华夏民族的独有的思维方式,跟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不同,是真正属于华夏的思维方式。
粗浅的来说,天人合一就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物质与人以及物质之间是和谐统一的。
华夏民族的思维从来不死板,不固执,顺天命知人事,才是华夏民族的思维精髓。
而天人合一也是华夏哲学上一个重要明天,自古以来中外无数哲学,宗教学家都在探索这项哲学。
汉服跟西方服饰最大的区别,就是汉服是平面裁剪,而稀饭服饰多是立体裁剪。
这也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
平面裁剪代表着中华思维,天人合一,一块面料,在保持它原有的面貌上去裁剪成型,因为中华思维中什么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总归会回到原点,而人类要做就是中和,再不伤害到布料根本的程度上,去中和达到一种中和之美。
而西方思维的却是,一块面料怎么裁剪都是面料,只要能做成衣服就可以了,所以立体裁剪总是把布料裁剪成很多块来贴合人体本身,达到一种略微死板的,固定之美。
东方人的中和总是善意包容的,西方人的死板是对错分明,统一没有变化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