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游园惊梦》(第 2/4 页)
“咱们这戏叫《游园惊梦》我给您唱一段‘皂罗袍’。”王耀见杨凡导演眼中的祈求之意,实在不好拒绝这么一位老人。
王耀清了清喉咙,微微垂眸看下脚尖轻声开口,清亮悠婉的女腔回荡在包厢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
看的这韶光贱。”
昆曲是极美的,声台行表就是极美的,从唱词到表演,无一不充斥着两个字,精致,精致入骨,精致入肉,除了因为历史悠久的沉淀的完美,更多是因为,昆曲的雅,它最开始是一个不算太接地气的艺术。
昆曲从诞生就一直是被官宦圈养在后院的娇小姐,锦衣玉食,没有一处不娇柔,没有一处不完美,所以它的发展史一直往雅的地方飞。
唱词的平仄,韵调,对仗都是讲究至极的,而且基本上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都能单独说出一个典故隐喻来。
再加上吴语系的发音咬字,带着江南的秀丽婉转,光听韵,就会让人不自觉的浑身酥麻,骨头发软。
这一段是《牡丹亭》游园一折,看似描绘了一个美丽争艳的花园实景,但是却将藏在词中的忧愁怨情也描绘出来了,用词,美中带着丝丝幽怨。
仅仅一段,就能让人想入非非出无数画面,而且含蓄的表达让人如鲠在喉,浑身不自在,意犹未尽。
王耀没有用传统的昆曲‘水磨调’而且加了一些越剧的工尺调,听起来多了一丝直快,让孔萍眸子一亮。
王耀一张嘴所有人都闭嘴了,虽然王耀说话时声音圆润悦耳,但是这么清丽的女声,真的很难想象是一个男孩子发出来的。
懂戏的人惊在王耀的艺,不懂戏的人惊在王耀的技上面。
杨凡导演原本就闪烁着光亮的眸子,听完王耀唱的之后不禁闪烁起泪光,让王耀一惊。
“你们昆曲,有救了。”杨凡导演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对着孔萍语重心长的说道。
孔萍眼角也有些发酸,抿着唇笑着摸了摸王耀的头“这可是我们梨园行的宝贝。”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