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六代和阿姐鼓(第 2/4 页)
王耀双手接过。
“我,苯教贤若普,尼孟丹曾才旦,正式授予你下代灵子之名,继承贤若普衣钵。”苏海的手放在王耀头上,声音洪亮,古象雄语带着一股远古的意志。
藏族人起名是根据古象雄的流传来的,藏族没有姓,只有名,贵族或者活佛会用封地或者寺院的名字为姓。
尼孟,就是这座山谷的名字,也是苯教的祖陵。
丹曾是持法的意思,而才旦是生命永恒的意思。
这就是苏海的本命。
王耀低着头,心中突然一片平和,轻声说道“灵子王耀,受礼。”
“以先祖之德,佑你自然。”苏海闭上眼呢喃。
在原始苯教中,自然是最高的祝福,生已自然,死已自然,苦难已然,幸福已然,一切都从自然。
苏海祈祷完毕,睁开眼笑了笑“等你走时再烙法身。”
王耀捧着包裹“对了贤若普大人,咱们用的针,是什么样的针?”
“跟我来。”苏海领着王耀下了王座,进入另外一间石室,这间石室一进去就有一种庄重到让人不寒而栗的阴冷气息。
这座石室内摆放着很多器具,看表面,应该都是骨制品或者石制品,还有几件摆在正中央的乐器一样的东西。
苏海在房间转了一圈,最后找到一包兽皮,摊开在石桌上。
兽皮里刻着文字,更多的是一些各种颜色的针。
这种针,不是金针,也不是银针,而是一种王耀不认识的旷世制造的,每一根颜色都不一样。
跟传统的针圆柱形头尖不一样,这种针是圆锥形,各种尺寸都都有,最长的有六七厘米,但是针尖粗细却惊人的一致。
一套二十七根针。
王耀一看这东西就是很古老的东西,拿出一根乳白色的针,王耀感觉握在指尖就有一种透心的凉。
兽皮上写,这种针,名为晶针。
“我也只是知道有这一套针,但是不知道怎么用。”苏海对王耀说道“毕竟医典那部分,不是我翻译的。”
“这个东西,耐热能消毒吗?”王耀皱眉问道。
“这套针,留了至少一千多年。”苏海瞥了眼王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