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08章 生活水平的变化(第 2/3 页)

    本土地区,人均占有耕地、牧场面积超过200亩,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随着垦荒耕地、牧场以及新增加国土面积等方面的增加而提升。

    其次是工业发展的进步,蒸汽机械和化肥在农业、畜牧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单位耕地、牧场面积的粮食、牲畜产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则是以李明远为首的本土政府的高效领导,英勇善战的汉国军队,为本土百姓夺取了充裕的土地,创造了安定、祥和的发展空间、时间。

    廉洁、高效的文官政府,在李明远的统筹规划下,完善了航运、铁路、砖石、水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体系,为本土各地乃至海外地区的工业、商业发展,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动力。

    发达的农业、畜牧业,不仅提升了本土百姓的生活质量,而且多余的粮食、肉类,还被出口至海外各地,其中,每当承担远洋移民运输任务的官办航运船队出发前,都会留出一半运输吨位的空间,用以装载粮食。

    装载的粮食主要是大米、小麦,以及少量的冷冻肉类、罐头、蔬菜、水果等。

    另一半运输吨位则是各类工业品。

    粮食经济价值低,跋涉上万公里,运输至远东大陆,收益并不如运输工业品经济价值高,但空船运输粮食,并不是为了经济价值,而是为了多救活一些贫苦百姓。

    在远东大陆,粮食是硬通货,多运输一斤粮食,便可以让一名饥饿的贫民,多活一天,多一船粮食,便可以多挽救数百名饥民的生命。

    跟随船队抵达的粮食,被运输至设立在远东大陆各地的移民据点,然后被熬制成米粥或者发酵成馒头,免费发放给周边的饥民、新移民。

    每当有新一波移民船队抵达,总会伴随着免费米粥、馒头的发放,排队领取救济食品的贫苦百姓,也往往会排成一条条长长的队伍。

    二十余年来,移民据点逐步开遍至沿海乃至深入内陆数百公里的地区,开粥救济贫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汉国本土的信息被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发涌来的移民潮。

    一部分人通过移民据点的审核,不用支付船票和航行途中的食物、医疗等支出,获得搭乘官办远洋船只,移民南美本土的机会。

    大部分人,因为名额和船队运输量的限制,自行支付船票和航行费用,搭乘南美本土民间、南洋、西方等国家和地区的船只,争取前往南美本土的机会。

    汉国在远东地区影响力的扩大,自然引起移民所在地区官府的注意,但是汉人督抚和各地汉人官员们,大部分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治下少地、无地贫民移民出海,投奔汉国举动,一方面是因为贫民是不稳定因素,留在当地加入会党或者暴动,都会动摇官府统治,另一方少地的贫民迁移走了,留下的土地,正好方便官绅们侵吞,远东大陆不缺少百姓,走了几千、几万、上百万、数千万的百姓,对于四亿的总人口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迁移的一两千万百姓,还不如一场太平天国运动死亡的人口多。

    远东大陆缺少的不是百姓,而是养活百姓的土地,这方面,指望清庭却不可能,也只能由着贫民们迁移海外,找一条活路,毕竟,上一次因为清庭禁止贫民出海,导致的流民暴动,可是让各地的汉人官老爷们后怕不已,那场暴动不仅冲击了清庭在各地的官府,而且也波及到洋人,在洋人的施压下,清庭政府才最终低头,默许了贫民出海的举动。

    暴动中,有南美汉国的影子,光是那数千杆火枪和火炮,就让镇压的清庭军队吃了不小的亏,最后还是双方的默契配合下,暴动的流民队伍“主动”被击退,撤退至漳州、宁波、厦门等地,乘船出海,暴动才算慢慢消停下来。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