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雨季(第 2/4 页)
“砰”!一个传令兵努力踉跄着想要站起身,随即便感受到一阵剧烈的暴击,重又摔倒在泥泞中。
“拿出绳子,把他们绑起来,注意,小心别弄坏了他们身上背的行军包,里面的东西有用!”
刀疤脸男子按住一个倒地的传令兵,指挥道:“留下几个人收尾,其他人押解俘虏返回营地。”......
巴拉圭境内,尤其是南部、巴拉圭河流域沿岸、巴拉那河流域沿岸等地区,活跃着数十支类似刀疤脸男子的小队,人数从几人至几十人不等,他们是汉国方面派遣至巴拉圭境内的渗透部队,主要负责搜集打探巴西共和国军队的兵力调动分布运输等方面的情报,这些渗透小队成员以巴拉圭混血儿和归化的巴拉圭人为主。
1868年第一次巴拉圭战争结束,距离现在已经过去21年,第一批跟随起义华工迁移至汉国定居的巴拉圭适龄妇女们,她们跟华人男性们结合生下的后代,年龄最大的也有20岁,巴拉圭混血儿以及那些母系方面的归化亲属,在汉国陆军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巴西共和国入侵巴拉圭,借助巴拉圭混血儿和归化巴拉圭人对当地的熟悉以及文化血脉上的亲近,把他们派遣至巴拉圭,能有效降低与当地人的隔阂,更有利于开展情报搜集工作。
巴拉圭正式进入了雨季,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至10月12日,雨势才小了一些。
大雨打乱了汉国、巴西共和国双方的作战计划,从亚松森通往虎美塔要塞的陆上运输通道中断,汉军对虎美塔要塞的进攻也暂停了下来。
雨季的威力不仅在于阻断陆路交通运输,由此带来的非战斗减员,也是对双方的一大威胁。
尽管汉国方面提前做好了雨季防范的准备,依托巴拉圭河水上航路,囤积了足够7万人使用的雨衣雨披斗笠胶鞋等防雨用品,但是短短三天,还是有100余名士兵因为修建物资储备仓库、营地风险原因淋了雨,感冒发烧,丧失了战斗力。
距离虎美塔要塞约6公里处,汉军沿河岸建立的大营,陆续有完成物资装卸的蒸汽轮船,以十余艘为一队,结队向下游驶去。
河岸大营,一排排帐篷木屋绵延七八公里。靠近临时修筑的仓库旁边,依旧留有数辆破损的马车,倒塌在泥泞中,尚未得到清理。
“河岸通往大营的方向,几名身着白色海军礼服的军官,走下炮舰,在一名陆军军官的引领下,走了过来。
“三位长官,陈将军和诸位长官就在前面那座营帐内,请跟我来。”
“好的,中尉,麻烦了。”
为首军官点头致谢,随即进入营帐内。
“好的,人都到期齐了,徐少校,你向大家介绍下当前敌军情况。”
第一师师长兼亚松森战线总指挥陈宗柏看向一名参谋军官,吩咐道。
“遵命,将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