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军机处(第 3/4 页)
可是在场的大臣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还是从这里面听出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
自从皇上登基以来,朝廷新设的机构很多,从最早的武备司到后来的法纪司,这些虽然都是新设的衙门,但是实际上都是在现有的规则和框架之内。
至于京营的改制,那个更不算什么,只是皇上收拢军权的做法而已。
可是这个军机处却不一样,这个衙门明显是要凌驾于五军都督府和内阁之上的。说是统筹战事,可是现在没有战事,只是筹备。
这里面就牵扯到了军械粮草,士卒兵员,这就涵盖了钱粮调拨和人员任命。
朝廷里面最大的两个权力是什么?一个是钱,一个是人事权,其他的都是虚的。一旦入了军机处,那么就代表获得了这两项权力。
这个了不得啊!
朱翊钧看着大臣们面色各异,也不开口说话,朱翊钧也不说话,静静等着大臣们思考。事实上朱翊钧提出来的两年备战,虽然也是为了两年后开打,同时也是为了转移矛盾和设立军机处。
首先是转移矛盾,将商税的矛盾转向外面。
以大量的基础建设和军事订单拉动内需,让商人有单可接,有钱可赚,把精力全都放在朝廷的订单上,而不是想着怎么免税。
朱翊钧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整个大明的商税征收和商税体系构建。
同时进一步推进军改,至少要完成南京的军改,以便维稳。
第二个重点就是设立军机处,这个作用就简单了,那就是进一步提拔勋贵的地位,增加自己在军事和政务上的权力。
说白了就是增加自己的中央集权,让自己能够手握更多的权力。
两年的过渡期,朱翊钧觉得也差不多了,加上修建往北的水泥路,也需要两年的时间。皇家水师的构建,两年也差不多了。
两年这个期限,这是朱翊钧综合考虑了很久才做出来的决定。
宫殿里面烟雾缭绕,英国公张溶这个时候站不住了,直接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此举大善,设立这样一个临时衙门,的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整军备战,好处多多,臣请入军机处。”
朱翊钧看了一眼英国公张溶,英国公府的政治敏感性一直都是很好的,张溶就不说了,他的孙子张维贤,在历史上也是很厉害的人一个人。
在三大案之中,张维贤是堪称定海神针的人物。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