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齐斐的信念 上(第 3/4 页)
这是窝案,一抓就是一窝,人数也绝对不会是少数。
王家屏再一次看了一眼齐斐,再一次把文书塞了回去,然后拿起了最后一份卷宗。打开看了一眼,王家屏居然松了一口气。
虽然这个案子是针对刑部的,而且还是刑部侍郎,可是比起前两个案子,这个案子真的小很多。
刑部右侍郎杨焕收受贿案。
将袋子里面的文书拿出来,扫了一眼,王家屏就觉得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显然自己想的太简单了,这个齐斐怎么可能拿一个小案子过来。
身为刑部右侍郎的杨焕手里面握着一个很大的权力,那就是案件复审。
作为都察院的右都御史,王家屏也属于三法司的一员,对于三法司的职权他在清楚不过了。与以前不同,大明的三法司有了一个职权的变化,
那就是刑部替代大理寺掌管主要的审判业务,大理寺成为慎刑机关,主要管理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都察院则是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
刑部审判权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判刑的核验,凡是在地方审判的案犯,全都会递到刑部来。
如果是罪大恶极的,刑部就会裁定为斩立决,就是直接砍脑袋。如果只是砍头的死罪,那么一般都是秋后问斩,也就是秋决。
不会像后世影视剧里面演的,这边审完了,那边推出去砍了。
州府审完案子之后,会递交到本省的提刑按察使司,然后上报刑部。只有在刑部的批文回复了之后,整个审判才算是完成。
有了这个权力,刑部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在这些文书里面就牵扯到了几个案子,而且都是死刑案,有几个还是斩立决的案子。在这里面杨焕都做了手脚,而且收受了大量的贿赂。
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受贿案子,可是王家屏也不是菜鸟了。
有钱行贿到刑部侍郎杨焕这里来的,是什么人?这种事情单凭杨焕做得成?每一个案子的背后都牵扯到了受贿的人以及审理此案的地方官员,甚至是提刑按察使司衙门。
要知道提刑按察使掌一省刑名,位高权重,被人称为臬台。
官场上有一句话,一个臬台半个封疆,代表着只有做到了这个级别,你才算是进入了封疆大吏的圈子,足见臬台这个官职的重要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