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公私合营(第 2/4 页)
“既然你是山西人,那内务府的第一个单就放在山西。”
“你要时刻记着,内务府是引导商人的,内务府自己不参与经营,但是可以入股,可以制定规则。”朱翊钧笑着将一本册子拿了起来,笑着说道:“这是朕写的,你可以拿回去看看。”
李中行恭敬的接过了那本册子:“臣一定用心研读。”
朱翊钧点了点头:“朕和你说说如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朕也知道山西陕西的事情,当地物产并不丰饶,这也是为什么晋商遍天下的原因。”
虽然这话朱翊钧自己说着都觉得亏心,山西陕西物产是不丰饶,可是矿产丰富啊!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开采和运输都是问题,朱翊钧暂时也就不想了。关于晋商的事情,朱翊钧也听说过,他们是商人之中最吃苦耐劳的,后世也有大名鼎鼎的走西口。
要知道关中之地,一直流传着这样的童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晋商所处的位置,注定了他们的经营困难,一旦边境不宁,他们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走私,从大明向关外走私货品,毕竟这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丰厚了。马克思不是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晋商所处的位置,注定了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不是杀一批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个需要朝廷的引导,当他们有自己的生意,有自己的利润点,大部分商人是不会去冒这杀头的风险走私的。
当然了,世界上永远不缺贪钱的亡命徒,但是拉住大部分人,在去打击一小部分,那会变得容易很多。
李中行听到朱翊钧这样的说法,这才松了一口气,皇上还是知道山西和陕西的情况了,这就好。李中行真的很怕朱翊钧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再让他去做,那就麻烦了。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要学会在不可能之中寻找可能,这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作为一个晋商,你需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情况,比如产出什么东西,利润如何。陕西和山西的优点是什么?靠近边镇,可以和瓦剌贸易。”
“这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所以就要在这上面找突破口。”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