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六十二章 倒霉的李天风(第 1/2 页)

    “七百平米的串串店,你见过吗?”李天风看着张桐淡淡的说道:“在解放碑广场的繁华地段,江队的家有个七百平米的店面卖麻辣串串,或者你可以将那么称呼为火锅城。你现在觉得你们门当户对吗?”李天风给张桐带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消息。这个消息还真的是把张桐给惊到了。因为他一直以为江华家里也就是普通家庭条件。

    张桐想着要是江华家里是卖串串的,那么自己和江华还是挺般配的,毕竟自己也是在淮海市坐拥千万资产的大佬(主要是店面的价格)。而且自己小店每个月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一个月至少也有几万块的收入。如果不攀比的话在淮海过个轻松的生活还是很简单的。

    虽然说张桐并不觉得家庭条件这种事情对自己有特别大的影响,因为他自己根本就不在乎。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话,那么什么条件的女孩自己都可以接受。但是爱情这种东西是相互的,如果只有单方面的好意可是不行的。自己可以不在乎,但是女方家庭在乎呢?虽然说门当户对这句话在今天看起来就像是老封建对自由恋爱设置的障碍一样,它早就该被破四旧的一起丢进火堆里烧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真正的文化糟粕。

    但是很可惜的是,不论年轻人是如何想的,不论他们有多讨厌这种文化。但是这个文化就是真实存在的。即便是到了今天它依旧存在,甚至有了一种发扬光大的趋势。至少三十年前结婚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一个家庭会把结婚买套房作为一种硬性标准。当时虽然流行所谓的三转一响冰箱彩电什么的,但那些结婚条件还是算很少的,如果一家三口都工作的话咬咬牙存钱一年也就办好了。

    而现在将房子作为一种结婚指标而去考量结婚对象的话,那么这个标准可是太高了。以淮海市为例,如果想要在外环线内买一个八十平米两室两厅可供一家三口居住的房子的话,那么至少需要付出五百万以上的资金,而这还是二手房的价格。要是要求学区房之类的话那就更加可怕了,一套房子上千万简直就是小意思。而以淮海市人均收入标准每个月9200元每月来衡量的话,普通工薪阶级要买下这种房子需要不吃不喝四十年以上的时间。

    而买房成为结婚成为了所谓的刚需,而这种所谓的刚需其实就是资本炒作起来的。所以这个时代有很多陋习不是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而是被那些资本至上的人拉出来发扬光大了。所以有人说过,资本是把杀人刀,总有一天资本会结扎所有的穷人。穷人不配拥有后代的说法已经在网络上甚嚣尘上了,而这种说法居然还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甚至是摇旗呐喊。而其中最可悲的是许多摇旗呐喊者在鼓吹着这一切,似乎觉得这很酷,觉得自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孤独。但若那天看见那漫山遍野的荒坟枯冢如大馒头一样种满邙山的时候,这些摇旗呐喊者其实也不过是一团馒头馅而已。不论其自我感觉自己多么的鹤立鸡群、绝世而独立,但是其本质依旧不过是那团平凡无奇不值一提的馒头馅而已。

    张桐虽然说回来几个月,对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了解清楚。但是有的东西他自己却掂量的很清楚,自己喜欢江华想要和她结婚。那么她家人的赞同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很多爱情故事里都在歌颂类似于离家私奔为爱放弃一切的桥段。但作为一个二十八岁(身份证年龄三十五)的男人,张桐可太清楚在中国人的心里家庭有多大的分量。自己历经千辛万苦的回到地球的唯一动力就是回家。

    为爱放弃一切,甚至放弃挚爱家人,听上去很浪漫,但是内心的那根刺可是会伴随一辈子的。

    张桐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根,他思量着:难怪江华对我的追求总是有点暧昧不清,没有明确的拒绝,也没有答应。她总是摇摆不定呢,原因是这个吗?张桐想到这里之后转头看向李天风:“小李啊,你再给我说说江华家里的情况。”

    李天风看着张桐现在碘着脸给自己倒了杯热茶,他还拿捏起了腔调:“那老板今天的晚饭。”

    “全免!”张桐很豪气的说道:“你想吃什么,只要我这里有我马上给你做。”

    “那我想吃黄油鲍鱼。”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燃青葱时代 1987我的年代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华娱从男模开始 修罗剑神 那年花开1981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大医无疆 混沌天帝诀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大国军垦 讨逆 捞尸人 重回1982小渔村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龙王令 国民法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最多阅读 捞尸人 丹霄万里 理我一下 好运时间 斗爱之冠 蜜桃甜 顶级诱捕公式 漂亮朋友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盖世神医 忤逆本能 完美无缺 黑天 白色口哨 薄荷酒 穿书拯救悲惨反派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