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开始学习(第 2/4 页)
武六七哂道:“这倒无妨。你想啊,自元末各路豪杰起事兴兵恢复我中华衣冠,直到数年前靖难之役,数十年来,九州之内烽火连年,多少宫殿、民居、道路、桥梁、寺观庙宇,皆毁于兵祸,现在适逢永乐大帝开创盛世,全国各地、运河上下各处,哪里都有不少修桥、铺路、兴修寺庙、重建古迹的建筑工程——
这次来同里之前,我跟姚大师喝茶时,就听说当今为了下好什么一盘大旗,不但准备在武当山修建一座天下第一道观,而且还准备沿着大运河沿岸,先重修济宁东大清真寺、然后兴修泊头等一系列清真寺。
我本人好歹也算是大明国师姚广孝的方外至交,现在求蒯祥师傅出山,也多少算是公事。
只要我修书一封寄到北京西长安街庆寿寺,咱家的黑衣宰相肯定不吝给他手下——那些正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的文武官员们写上一纸八行书,让他们将一些肥活儿发包给我,然后就是各种花差花差——”
微蹙娥眉道:“你刚才不是说,干这事,是为了让人假扮蒯祥师傅和香山帮匠人去往全国各地,好迷惑哪些追杀蒯师傅的人吗?
怎么我现在听,一来二去,反而变成了你借着蒯师傅和香山帮的事由,给自己包揽建筑工程大活了吗?”
武六七讪笑着道:“嗨,包活儿这事,不是正好捎带手吗?即迷惑了敌人,又发财了自己,这,这绝对算是我武六七好人有好报啊,哎呦,疼——”
雷秒真被武六七无赖的样子搞得又好气又好笑,猛地用胳膊肘顶了一下武六七的肋条:“滚,你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好人!”
“一般好,也就是一般好,要不咱俩——”武六七一脸无赖。
“滚,”雷妙真见还要继续风言风语,当即正容道:“武六七,你给我听好了,你的房子还是要好好的修建,不然的话,你永远也进不了师门,也就无法劝说师父去北京修建皇宫啦!我还记的沈叔叔曾今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是释家禅宗的,六祖慧能继承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便是从小事做起,甚至是杂活,研修金刚经,我想,师父并非是执意不收留你,而是想看看你的慧根。”
武六七松弛的笑了,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你想想看,这沈万三是我的叔叔,我父亲与他是八拜之交,再怎么说,这蒯祥也是我的盟父了。而你,只不过是沈万三的忘年之交,情分淡了一点,却唯独收了你而没有收我为徒,其中的道理,便是你刚才说的了。”
雷妙真拍手道:“既然知道是这样,还不赶紧去准备准备,就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叫我怎么去修建?要说地皮材料都是现成的,可是我现在连一个茅草房子都搭不起来,这不就成了完不成的差事了?”
雷妙音说道:“有我你怕什么,我们就去找找看,就和这些做粗活的小工学起。就从使凿子开始!”
于是,武六七便快开始来了木匠学徒的生涯。
同里这个地方,别的都缺,就是不缺工匠,从大名鼎鼎的大长班,到干粗活的小工,应有尽有,武六七二话不说,便重操旧业,租下了一处门脸,斜对着蒯祥的家门,便开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做起了豆腐脑和拿手的好菜。
对于美食的欲望,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武六七铺子的香味渐渐的在同里的水道和白墙之间飘了出去,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武六七的买卖。也都对他做的美食赞不绝口。
在顺天府同里镇,北京风靡多时的豆汁便不受欢迎了,武六七别出心裁,买了十几个大砂锅,慢火细熬,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老汤和粥品,有螃蟹干贝粥、糙米薏仁粥、红枣八宝粥等等,不一而足,而汤里面加了武六七研究出来的提鲜散。顿时就捉住了同里居民的胃口。
而雷妙真也在店里帮忙,一边是帮着武六七完成计划,一边也能在这里监视着蒯祥的家,以防歹人前来作乱。
于是,在每天的清晨,武六七的小店门口,都是等着吃美食的居民,加上武六七天生的讨人喜欢,口齿伶俐,很快就成了这里的熟人。
大家若是彼此熟络了,便成了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了。于是这些闲汉的本事,武六七可谓是了如指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