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二零章 互为知己(第 2/4 页)

    “原来如此,咱家谢过将军指教。”

    ......

    ......

    直至两顶背道而驰的官轿彻底远去,那面宫墙侧的宽道上才回复了应有生气。

    当今世上除了骄中二人自身,或许再无人能明白他们心底里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换个角度来说,二人当然也能算是知己。

    经过一番短暂会晤的两位“知己”,自当尽早剖析出对方怀揣着何等鬼胎。

    相比起走得四平八稳的奉国将军骄,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轿子则走得前倾后摇左右摆荡。

    非是于公公的体重过重,也不是轿夫气力不济,而是于公公很享受这种类似于身在母胎摇篮中的感觉。

    在富有韵律的摆荡中,这位颇有富贵相的中年公公缓缓阖上眼帘,手中的雌雄球慢慢停下了转动,万千思绪却在脑海中萦绕不止。

    “为何每逢江湖上传出有关乎少林金印的风声,总有人心生觊觎、蠢蠢欲动?”

    “还不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想活得默默无闻,死得悄无声息。”

    “皇帝不一定人人做得,天下武道第一却或多或少有那机会一争。”

    “况且,空穴来风,事出有因。”

    “过于久远的传说不谈,就说三百多年前,由觉字辈僧人作为少林中流砥柱的一代,出了个贯通佛道魔三门的张姓俗家子弟,近乎以一己之力平息了场武林浩劫,被奉为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人。”

    “于时,被誉为具有百年一见佛缘慧根、通习四字金印法门的少林主持觉醒大师曾直言:若非六字金印法门傍身,实难望其项背。”

    “可在此五十年后,一位修得三门金印法门的少林叛僧圆空,祸乱九州十余载却无人有力制裁,传闻其是在天下间难遇敌手,甚觉寂寞,故而选择归隐,老死山林。”

    “最近一次关乎于少林金印修炼有成的事迹出自百年前心魔老人之口。”

    “彼时,魔宫心魔老人举世无双,偏偏对少林一位寂寂无名的老僧很是敬重。”

    “据说那位法号洪钧的老僧,身怀五字金印秘法,已活有三个甲子,不愿入世,唯好手谈。”

    “虽未曾交手,心魔老人却肯定那位洪钧大师稳压其一筹,也说出了那句少林人至今引以为傲的话——能修成九大金印中任意六门秘法者举世无敌。”

    “少林再如何没落也没人敢冲杀进去烧杀抢夺,不正因有这份底蕴在么?”

    “宝物动人心,对于世间之奇珍异宝,任何人都会想着,不求肉分点汤喝就该心满意足了,但心底里未尝没有更大贪婪,认为能全是自己的,最好。”

    “此番清明方丈将会从莆田少林带回‘兵’‘者’‘行’三枚少林金印。”

    “且不说‘行’字印如何,相传那‘兵’字印与延年益寿、返童健体秘法息息相关,‘者’字印之秘法可借万物灵气修补自身伤损,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长生或凭此实现?”

    “我不信你个在沙场上摸爬滚打数十载之久的武夫身上没有半点旧疾成患,即便真没有,你难道不想多活个几十年?”

    “只是不知那‘者’字印会否有断肢重生之效......”

    “没有......也罢了。”

    “从前至今,阉人不是被当驴使唤便是遭人唾弃,也从来入不了读书人的眼,没有谁愿意为之在史书上写上一两笔。”

    “但古有十日帝王沦为笑谈,只要我有朝一日能登临绝颠,哪怕仅有一天,已可谓古往今来第一人矣!”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玄鉴仙族 剑来 大夏文圣 仙人消失之后 武圣! 异香 冰河洗剑录 彼岸之主 仙逆 志怪书 中州录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最强兵王混花都 卧虎藏龙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洪荒之青虚 三世独尊 仙父 过河卒 武道天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