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不纳妃(第 4/4 页)
大部分的大臣还是拥护林翊这个决定的,无非就是林翊中毒昏迷把大臣们吓到了。
国不可一日无主,如果皇上继续这样昏迷,没有人在朝堂上坐镇,这些大臣的心到底还是惶惶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就算明知道小皇帝不能参政,依然还会有人拥护小皇帝坐在龙椅上。
不就是因为就算小皇帝小,可有人坐在那龙椅上,就能安定人心。
至于林翊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一个外人,他们想反对,但皇上执意如此,他们想反对,也反对不了。
后来萧越上位,没有过多的改动,连年号都是承袭太上皇在位时的年号,登基大典也很简陋,唯一不同的就是封后大典和那份情意绵绵的册后诏书了。
新旧交替,避免不了忙碌,萧越已经好几天没能和顾念好好的在一起呆过了,偏巧,这日上朝,就听到有大臣建议他选秀充盈后宫,顿时,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某些臣子,整日不思政务,事情没见做多少,反而一门心思盯着他后宫之事上,这样的臣子他留着做什么用?
“皇上,如今皇后膝下唯有太子一子,您的后宫空虚,微臣以为应该选秀充盈后宫。”以为礼部官员道。
“此乃绵延子嗣之要事,请皇上顶多。”
这话听着像是劝萧越纳妃,其实是说顾念不会生,只有一个孩子。
而且,萧越登基那天,可是牵着顾念的手一起走到最高处,接受臣民跪拜的。
皇上也太过于沉迷于皇后了。
这样不好。
更何况,皇上正值壮年,后宫空虚,怎么行呢?
要说,现在后宫宫人确实不多,有些年纪大的,顾念掌管后宫后,就被她放了出去,又没有选新的进宫,所以显得后宫人员有些稀少。
而且,原来晋王府又没有其他的侍妾,只有顾念一人,这样就更显得后宫主人少。
萧越的性子,哪里会听这一套?
若是此人为了天下百姓说话还有这样的胆量,他还觉得此人可用,可这位官员偏偏为了后宫女人那档子事说三道四的。
他面带冷意看着这位官员,“朕当初对着高宗皇帝曾经发誓,此生只有皇后一人,那么不管皇后生几个孩子,都是应该的。
你这样是想让朕成为言而无信之人吗?如今已经立了太子,你让朕选妃,是想让朕生下其他的皇子,来和太子争夺皇位,让东离朝分崩离析吗?”
这位礼部官员差点没有咬碎自己的舌头,明明他是劝皇上纳妃,怎么就是想让朝廷垮台了?
他大感不妙,跪了下来,“微臣并无此意,求皇上恕罪。”
给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样啊。
萧越看了他一眼,沉声道,“身为人臣,自当尽心于百姓,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朕后宫之事上,难不成诸位也爱别人对自己的后院指手画脚?
还是说,某些人自以为能安排朕的一切,替朕做主?
又或者是,你们想看皇子们的争斗,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话一出,满朝重臣都跟着跪下来请罪,天下谁敢替皇上做决定?那岂不是谋逆大罪?
萧越冷哼一声,看着跪下的众人,把原本就决定好的事情说了出来,大意就是为了恭贺朕的皇后正式上任,要普天同庆,今年全国的赋税减少二成。
萧越说减少赋税两成,其实也是为了边境那些百姓着想,还有当初宗室造反的事情,百姓或多或少受了些影响,减去两成的赋税,对他们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喜事。
最末,萧越绷着脸说道,“身为天子,怎么能劳民伤财?选秀一事,就不要再提了,朕不能沉迷女色,当以百姓为重。”
不说天下百姓,就是众臣均是感动不已,纷纷跪拜盛赞萧越的仁德,也就没人再提纳妃之事了。
至于沉迷女色……
皇上喜欢和皇后娘娘在一起,那就在一起吧,那是帝后感情好的表现,是爱重皇后,是好事啊。
顾念得知有人上书让萧越纳妃时,正在陪太皇太后说话,听完宫人的回报,太皇太后笑了起来,
“你就不用担心皇上了。他肯定不会让你伤心的。”
顾念忍不住笑了,“娘娘就莫要笑我了。”
她好像真的没有为这个烦恼过,她相信萧越,就如同相信自己一样。
从太皇太后的宫里出来后,她摸摸肚子,旭儿已经八岁了,当初白凤离开之前,就说已经帮萧越解了张春子的药,后来张春子回来,给萧越诊了脉,也说确实是一点也不受影响了。
萧越虽然说忙,但是每日必然到凤仪宫来,他们也不是没有在一起,为什么怀不上呢?
她蹙了蹙眉,难道是自己的问题吗?
她想了想,对升为女官的青叶说道,“你去让张先生进宫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