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姜瑜的心机(第 3/4 页)
林翊忽然身后,将帐子放了下来,然后笑吟吟道,
“天黑了。”
帐子放下来里头确实昏暗不少,仿佛是外头点了灯照进来的那种亮度。
姜璇,“……”
情人未相见,有诗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以此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浓烈的感情和思念。
又有说小别更是胜新婚……
反正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能充分表达林翊此刻迫切的心情。
内室里没羞没臊,外头当值的碧云等人则是恨不能堵了耳朵,被那细细碎碎的声音撩的面红耳赤的。
不仅如此,还要同永福宫里来传话的人解释。
永福宫里的菜热了两遍,才见林翊牵着姜璇的手姗姗来迟。
坐下后,姜璇瞪了林翊好几眼,两人的互动自然是被其他人看在眼里,太皇太后乐呵呵的看着两人,来晚了她也不恼,虽然说不能生,但夫妻感情好总是好事。
顾念则是笑眯眯的看着姜璇,等她回望过去时,眨眨眼睛,一脸的促狭。
翌日,姜璇回了娘家,林翊则留在宫里和萧越一起商讨平叛之后的事宜。
别的将领回京倒是可以有一段时间的休假,但林翊则不行,论功行赏的事宜,军职调动等等。
还有阵亡将领的子弟或者家眷都要格外抚恤。
各家都因家中男丁的平安归来及在战场上的建树欢喜不已,这几日自然都不会有什么心情串门了。
姜璇正好趁着这个时候回去看看。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姜家和其他的人家不同,竟然有许多的人上门来讨茶吃,二太太只能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吃茶说话。
说话间自然免不了说到这次大战,就有不少夫人恭维起来,说姜家无论男丁个个不凡,就连姜璇都那么不同寻常。
家中的人被夸赞,二太太自然是要谦虚一番,虽然是婶娘,那也是看着长大的。
说了姜璇,就不免有人问起了姜瑜的婚配大事。
这也是二太太操心的事情之一,从前许氏在,二太太作为婶娘没办法插手姜瑜的婚事。
但许氏不给姜瑜设绊子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别说给他相看了。
后来又碰上守孝,姜瑜的婚事就这样耽搁下来了。
不过,如今碰上大战胜利,姜崇的战功又累积起来,加上姜璇嫁入皇家,姜瑜的年龄虽大了些,但并不怕没好人家的女儿嫁过来。
二太太笑着道,“就是愁着这事呢,都二十多的人了,也没见着哪个姑娘瞧他顺眼的。”
“哪里是没姑娘瞧中,分明是姜少卿眼光高吧,要是早定下亲,可得漏个口风出来,早晚咱们也上门讨杯喜酒吃。”
夫人们笑着打趣。
今日来的夫人相对来说都是和姜家交好的,否则也不好意思这个时候上门来。
崔大夫人同样在场,也跟着大家一起笑。
二太太闻言,自然是急忙否认,“真没有。”
她生怕大家误会,断了姜瑜的婚路,于是道,“你们要是瞧着阿瑜还不错,可别忘记替他说个媒,他自然会记住各位伯娘婶娘的好的。”
众人自然是应好的。
说起来姜瑜比姜璇还大个三岁,当初姜崇和姜璇也不是没忧心过他的婚事,不过都被他淡定的挡了回去。
至于二太太那里,姜瑜就更好搪塞了,刚坐上少卿的位置,自然是要好好的当值,以求能走的更高。
夫人们听说姜瑜还没有定亲,内心自然是晃荡起来。
姜家从前还说只靠着姜崇,可如今却是不得了了,家中男丁从上到下,都很上进,而且家风也不错。
就连出嫁的姑娘,那也都是家世不错的,更何况还有个太上皇在那里。
低头娶妇,高门嫁女,能够和姜家结亲,也算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其实不仅仅姜瑜是个好的结亲对象,就连姜崇也是这些夫人眼中的香饽饽。
虽然年纪大了些,可架不住前途无量啊,没有通房小妾,上头也无婆母,下头儿女也长大了。
从前也有一个这样的人选,那就是肃王顾世安,只是肃王爷有一个死而复生的妻子,这镇北将军总是没有的。
众人心思浮动,纷纷在脑海中一遍遍的过着家里,亲戚间,相熟的人家有没有适龄的姑娘。
姜璇回到姜家,吃茶会已经散了,各位夫人也各自回府。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