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飞跃(第 3/3 页)
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华夏古人发明了风筝。
公元前 850年,英国人布拉德双臂绑上鸟翅从神殿上一跃而下,试图飞越伦敦城,结果坠地身亡。
公元前 468 年~前 376 年间,华夏春秋战国时代的墨子,(又说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著名工匠公输般,即著名的“鲁班”)耗费三年制成一木鸟并进行了试飞,据说木鸟连飞三日不下地。这是有关华夏古人试验飞行器模型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 287 年~前 212年间,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流体静力学中的浮力定律,对后来研制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提供了最原始的理论依据。
公元265~316年间,华夏晋朝的葛洪发现了鸟不扇动翅膀也能滑翔的现象,首次解释了老鹰展翅高飞是借助了上升气流的托举原理。
公元265~420 年间,中国晋朝发明了竹蜻蜓,被世界公认为直升机的最原始形态。
公元前 200 年左右,相传由西汉的韩信制成风筝,张良乘其升空飞行。
公元前 140 年~前 88年间,在华夏汉朝的汉武帝时代已发明了烛灯笼,可飞上天空作为军队的信号工具。相传当时在淮南地区,还有人作过往空鸡蛋壳内灌注热气,使其在大风中飞行的试验。这些都是用热气球升空的最早尝试。
公元78~135年间,在华夏东汉时期,著名发明家张衡造出可飞行的木鸟,这相当于原始的飞机模型。
14世纪末期,华夏明朝的士大夫万户为了自己的飞天梦想不顾众人劝阻,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自制的蛇形车上,自己坐于其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801年,英国的乔治·凯利爵士研究了风筝和鸟的飞行原理,于1809年试制了一架滑翔机。1847年,已是76岁的凯利制作了一架大型滑翔机,并两次把一名10岁的男孩子带上天空。
1891年德国土木工程师利林塔尔制作了第一架固 定 翼滑翔机,他把自己悬挂在机翼上,从15米高的山岗上跃起,用身体的移动来控制飞行,滑翔90米后安全降落。这是世界上第一架悬挂滑翔机。1891—1896年间,利林塔尔共制作了5种单翼滑翔机和2种双翼滑翔机,先后进行了2000多次飞行试验。1896年8月9日,他驾驶滑翔机在里诺韦山遭遇强风而坠落,次日去世。他留给后人的最后一句话是:“要想学会飞行,必须作出牺牲。”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出世界上第一辆飞机,尽管只飞行了几十秒,并且最后飞机被狂风所损坏,但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人类动力航空史。
1796 年,英国人 george cayley 设计了第一架用发条作动力、能够飞起来的直升机,50 年后的 1842 年,英国人 w.h. philips 用蒸气机作动力,设计了一架只有 9 公斤重的模型直升机。1878 年,意大利人 enrico forlanini 用蒸气机制作了一架只有 3.5 公斤重的模型直升机。
1907 年法国人 paul cornu 制成第一架载人的直升机。
……
这些向往蓝天热爱飞行的先驱,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在飞天事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无所畏惧,永不言弃。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些伟大前辈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下,人们最终能够借助工具翱翔于天际,飞行在广阔的蓝天下。
虽然人们实现了飞行梦,但在单兵飞行上人们一直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现今社会还没有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翱翔天际,不,应该说是今晚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