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为文抄家带盐(第 2/3 页)
在场的所有人的眼神也从刚才的不善变成了惊愕,整个酒肆都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呆呆的望着白晓生。
一旁依然嘴里塞的满满的姜奴儿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周围鸦雀无声的众人,疑惑的想道:“虽然听不太懂老爷说了些什么,但是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白晓生环视了一周周围呆若木鸡的众人之后,自得想到,虽然自己是熟读厚黑学的现代人,不过能把“抄袭狗”吹的这么清新脱俗,我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人了吧。
“砰”
白晓生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思索片刻后,他就将剔除掉一些记录这个时代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三字经给念了出来。
当然身为现代人的他,还自觉地把“君则敬,臣则忠。”这些带有荼毒后世腐儒思想的句子给踢了出来。
“今日,我就先抄一下儒家诸位圣人的思想和各位先贤的事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脩齐,至平治。”一旁的儒家众门生竟然不自觉的跟着白晓生念起了这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语句。
他们念着念着,脑袋就不自觉的晃了起来,两只眼睛也越瞪得越大,眼中精光乱射,仿佛在读孔孟二圣刚出的新作,不一会,篇幅不长的删减版“三字经”就被白晓生念完了。
虽然“三字经”已经被白晓生念完了,但是那些儒生仍然呆在那里,喃喃自语。
为首的子言口中不停喃喃着自己刚才听过的句子:“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向远。这不是孟圣的性善论吗?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此文竟然除了人伦礼仪,忠孝节义竟然还包含先贤经典,文史皆通。
通篇读下来,虽然皆是记录古人往事,但是却短小精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此文虽不及春秋浩大细致,但却最适合启迪孩童心智,学习历史先贤,劝人从善。
幼童如果熟读此作,便可知晓千古事。
若此文能够推行开来,于教化,于儒家,于后世都是功秋万代的好事。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