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安好心(第 2/4 页)
也是在这株银杏树下,钟魁被人挟持,潜入了脚下墓室,遇到了师兄,这才走上了一条注定不平凡的路。
几年的修行,钟魁内心之中颇多感慨,这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很精彩的世界。
广袤的夜空中,一道流星快地从天师像的头顶上的天空划过,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夜空,然后消失地无影无踪。
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只为那刹那间的热烈和精彩。
钟天师在世时,虽然在江湖中名声赫赫,但绝没有如后世那样被神话了,他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流星而已。
但钟天师的事迹却永远流传着,斯人已逝,意犹未尽。
钟魁忽然若有所悟,他突然想起曾在凤凰山观剑时,曾看到的一道剑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那是怎样的一道剑意,令他一度着迷,并且百思不得其解。
他站在银杏树下,仰望星空,浑然忘我,似已抓住了其中一鳞半爪。
得钟天师衣钵,钟魁虽龙象伏魔功已经登堂入室,进展极佳,更不必说乾坤步,唯伏魔剑法至今也只能算是“熟练”而已。
古人评价书法,苟非其人,不得其书,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书法水平跟他的人品有很大关系,将书法上升到人格、精神的层次。譬如后人看颜鲁公的《祭侄文稿》帖,观者无不以为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书者就在身旁,悲愤激昂,泣血如潮。
剑法也是如此。
那伏魔剑法,钟魁虽然自认为自己也是学剑的材料,但对这套剑法一直有不得其中真昧的感觉,在凤凰山观看上古贤者的剑意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时至今日,在天师铜像前肃穆静立,观夜空流星,刹那芳华间,他忽有所得。
钟魁以一截枯枝为剑,虚指半空,忽然斜向下一划,看似随意,漫不经心之间却引得风云变色,一股庞大的剑意,撞向地面的石板路上,梨出一道深深地沟壑。
然而四周却寂静无声,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曾生过。
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它曾经出现过,也只是雁过留声而已。
钟魁摇了摇头,他对这一剑很满意,却与自己曾经修习的伏魔剑法本旨相差甚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