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以史为鉴(第 2/2 页)
令狐北看的目不转睛,童旭却在一旁,把摸着那张风磨铜巨弓,喃喃自语道:“无敌神将,绝世美人,都熬不过阎王爷。即便是逃了生天,又能如何?不过是居于地底,不敢与外人知,与死了,又有甚么分别?”
令狐北看罢铭文,也是撇了撇嘴,道:“果真是这般。不过世人皆道吕奉先死于白门楼,你我二人便是将此间情形说上万变,说的磨破嘴,世人也是不信的。”
童旭道:“你是说先入为主么?的确,我听说吕布目光短浅,为人重利轻义、两面三刀,看这铭文,当真是怀疑多过相信……”
令狐北眉头一皱,道:“我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没瞧见,温侯在石壁上的最后一句话,是‘吕布绝笔’么?”
童旭点了点头,却突地踏上一步,手中七星刃一闪,在石壁上“簌簌”的乱划了起来。
令狐北吃了一惊,连忙拦道:“兄弟,你这是做什么?”
童旭笑道:“留着做什么?吕将军是否忠义,天地自有评断,人心自有褒贬,留着这行字,能有甚么用?你能挡得住天下的悠悠之口吗,你能解的开世间的万千心思么?”说话间,石屑便落了一地,眼见那一整块石头上的六七百字,便少了一小半。
一句话听在耳中,令狐北忽的一颤,口中说道:“先帝说甚么,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要记住的,是历史的教训,而不是对先人的臧否。童兄弟,你这话,说得妙啊。”
童旭哈哈笑道:“既然你觉得我说得妙,何不一起动手,把这些字拆了?”
令狐北道:“理应如此。”说着,二人便一起动手,将巨岩上的字,一一磨平了。后来,二人出此道,未将洞口掩好,致使后世黄河泛滥时,因河道南迁引起洪水遍地,洪水淹没此处,沉积的泥沙不断淤积,将洞穴填平,后人再无缘得见温侯遗墓,貂蝉香冢。而楚王陵墓的兵马俑群,直到左近五十年,才得以发掘。这是后话,不必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