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76章 :凌烟三(第 1/ 页)

    两年知药,两年炮方。四年之后,仅仅十岁的谢凌烟已经是俨然医道国手。许是药品吃的多了,原本娇憨可人的眸子总是蕴着一抹清冷的意味,生人勿近的气质之外,影影绰绰却又有仙子之风。

    令狐北一大早便被孙思邈派出去采药了。药僮说悬崖上有石斛,自己采不到,自然需要令狐北出手。而没有了令狐北叽叽喳喳的在耳旁聒噪,孙思邈也可以安心的教授谢凌烟诊脉之事。

    却也是孙思邈别有用心。他已然九十岁高龄,虽精神矍利不下少年人,但命数之事,哪里是自己说了算的。若是先教授谢凌烟诊脉之法,将来一朝,自己不幸撒手人寰,而谢凌烟犹未出师,谢凌烟无药理知识可凭借,再自己琢磨岂不是麻烦?

    当然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却是诊脉之说太过深奥,许多庸医,一生一世,浮、沉、迟、数四大类脉象都分不清,遑论孙思邈现在已经背熟前人二十四脉之后,又循序渐进的发现了四种不同的脉象?这里面的每一种,都是要经过试验的,空口白话是难以理解的。先年谢凌烟毕竟太过幼小,而现如今再教,却是恰到时候。

    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涩脉、洪脉、微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长脉、短脉、芤脉、弦脉、散脉、细脉、伏脉、动脉、革脉、牢脉、促脉、结脉、代脉、疾脉。孙思邈将二十八种脉象各自的特点说了一通,虽然晦涩,但是谢凌烟早已将《千金方》中关于脉象的一卷看完了,所以勉勉强强却能记个七八分。

    孙思邈总是看着谢凌烟笑。这孩子是被自己一步步逼出来的。可怜了,常人要用十年二十年去理解的东西,因为自己不知何时就会了结的寿数,只得填鸭一般把要记的东西灌给她。好在孩子争气,总是能把自己说过的话心领神会。

    再磨合了几遍,确定谢凌烟已经记住并无疏漏,孙思邈便捻了捻白须,看着夕阳下正背着药篓缓缓归矣的令狐北,大手一挥,道:“今夜出山。”

    出了山,自然还是山。孙思邈一生只在深山老林里飘荡,却一直以来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九十一岁的老人家,是大唐的福祉,是天下的福祉。只是,福祉却只带着两个猴子一样的少年,猴子一样的满山窜。

    秦岭绵延数千里,孙思邈却只带着两个少年在山圈子里转悠。直到两个月后才开始决定自己一行人要去的地方--华山。

    原因无他,谢凌云信中说了,若是谢凌烟和令狐北出师,即让他们去华山留守。那里有人等候。

    既然早晚要出来,不妨现在就出去。孙思邈打定的主意就是让谢凌烟自己接触许多活生生的病症,然后自己诊断。只有自己反复尝试,才会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

    于是谢家在华阴县境中监视灵宝阁皂宗活动痕迹的谢家人就传扬处了华山脚下有神医的名头。开始倒没有几个来去的,但是直到有一个疑难杂症被谢凌烟一剂药治好之后,真的发现神医灵验的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几乎所有病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第一次看见给自己把脉的是个小姑娘,所有人都是不敢相信的。但是看到柜台后坐着仙风道骨的老道长,这才算是吃了定心丸,学徒磨练么,没什么的,让孩子把完脉,再找老先生看看也就是了。终究小孩子还是放心不过的。

    一开始,孙思邈还会看看谢凌烟开方子与病人病情是否有冲突,久而久之就彻底懒得看了。没别的缘由,谢凌烟太精准了,十二岁的丫头,做的事比四五十的老大夫还把稳。而来过的人,也都直到了,门口那个小女孩,真的是神医,假不了。

    而药材却是令狐北采的,还有许多是谢家无偿提供的,大多数人看诊都用不到几个钱,一时之间导致了华阴县境里的大小药铺门可罗雀。最后更是纠结众怒去上门砸场子,得知真正坐堂的是孙思邈之后,这才轰然做鸟兽散。至于谢家安抚他们,让几家药铺做起了贩运药材的买卖,就是不值一晒了。

    寒来暑往,到第四个年头之时,眼见谢凌烟已经将《备急千金要方》学得通透,就连自己近些年刚刚研究出来的本事也学会之后,孙思邈觉得太过索然无味,一封书信留在桌案上,自己就悄悄回了秦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大夏文圣 飞剑问道 仙逆 谋局 神秘复苏 最强兵王混花都 中州录 不朽凡人 洪荒:截教副教主 过河卒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 修真门派掌门路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乡野超级仙农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