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013章 乱世豪雄篇 旌旗未卷(第 2/4 页)

    匈奴右贤王、度辽将军刘冥出任大鸿胪卿,本朝历史上第一个外族九卿大员。

    满朝震惊,反对的奏章象雪片一般飞向晋阳。过去孝武皇帝的时候,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di)曾是托孤四大臣之一,但他也不过是个光禄大夫。今天刘冥何德何才高居九卿之位?难道就是为了讨好外族?

    长公主远在晋阳,大臣们没有圣旨也不敢擅自出京,谁都无法当面劝谏,所以这反对弹劾的奏章也就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太傅杨彪实在无法接受,改制可以,但也不能这么改?这算什么?这也叫治国之策?我看这是卖国之策。他连续上奏长公主,长公主置之不理,杨彪愤而请辞,他不干了。这次长公主马上回书了,好言安慰了一番,然后同意了。

    宗室刘和出任太傅一职。

    光禄勋卿袁耀也不干了。当年袁术在北军做长水校尉的时候,刘冥是长水营的军司马,是袁术的部下。袁术在信都城差点被大将军杀了,而原因就是因为刘冥的背叛。和一个背信弃义之徒同殿为臣,而且还是一个匈奴人,他觉得非常羞耻。他上表请辞,要到州郡去任职,主动要求外放。京城待不下去了。

    朝廷给了袁耀一个惊喜。拜袁耀为平南将军,督领豫州兵事。

    朝廷为何做出这种任命,长安有很多猜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现在袁耀到豫州更好,而钟繇有些待不下去了。

    刘表中了钟繇的反间计,杀了袁煕,后来明白了,在襄阳痛骂钟繇,荆襄、江淮两地人所皆知。袁阀的势力遍及荆、豫两州,门生故吏们一边骂刘表,一边骂钟繇。袁绍都死了,为什么还不能放过他两个儿子?即使要杀,也要堂堂正正地杀,何苦用这种卑鄙手段?豫州很多袁阀的门生弟子一气之下,卷铺盖走人,不跟钟繇混了。

    袁耀本是文武兼备之才,又是朝廷正式认可的袁阀家主,他现在到豫州坐镇,当然很快能收拢人心,全力对付荆州刘表。至于为什么让钟繇督领青兖两州兵事,估计还是考虑到荡寇将军雷重的那七万大军。和吕布比起来,钟繇指挥雷重,岳父指挥女婿,当然更加得心应手了。

    刘冥到了朝廷,度辽将军谁干?谁统率度辽铁骑?河南尹徐晃出任度辽将军。

    袁耀走了,新任光禄勋是谁?张郃。镇护大将军、青州刺史张郃。

    青州刺史是谁?少府卿许靖。许靖给外放了。

    少府卿又是谁?原京兆尹余鹏。李玮的同窗。

    京兆尹又是谁?原大司农丞朱穆。李玮的大舅子。

    新任河南尹是谁?原尚书左仆射司马朗。

    新任尚书左仆射是谁?丁立,李玮的同窗。

    执金吾玉石将军一直统兵在外作战,执金吾一职过去由颜良代领,现在改由陈好代领。朱穆的弟弟朱魭出任治书御史。

    长安人恍然大悟,丞相李玮借着这个机会,把同窗刘冥、余鹏、陈好、丁立,把至亲朱穆、朱魭全部拉上位了,权势更大了。

    当然了,长公主也有收获,宗室大臣刘和总算又回来了,而且隶尚书事参予决策。

    大司马徐荣和太尉张燕也可以接受,毕竟杨凤做了车骑将军,颜良和张郃也上位了,而吕布和赵云都是功勋显赫的战将,无人可以憾动他们的地位。

    =

    李玮打着实施新制的旗号,明目张胆地任人唯亲,而长公主和大司马竟然置若罔闻,此事立即刺痛了朝中大臣,于是朝堂上出现了一股辞职热潮。

    出乎意外,丞相李玮毫不在意,一概批准。只要你愿意走,打个招呼就行。

    四月上,朝廷诏告天下,按照新制,以试经选拔人才,三年一次,但大汉中兴之期,急需贤能之士,故第一次选拔直接征召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等各类人才齐聚京师,试经(考试)入仕。

    一时间,朝野震动,各地儒生贤良蜂拥而至,长安太学竟然人满为患。

    =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我家娘子,不对劲 希腊神话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江湖三女侠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万历明君 沉溺 福宝的七十年代 嬉游花丛 小老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我是不是见过你 世子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天下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