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院的轰动(第 2/4 页)
农学院招生条件:是个人都可以学。
三大院的招生条件一出来,绝大多数人都被识字一条直接给拦在门外了,可是读书人却对这三大院没有什么兴趣。
尤其是农学院,除了一些种地的老百姓,根本没有人愿意去。
所以一场浩浩荡荡的招生活动,科技院只招收了五十多个学生,其中一大半都是玉德书院的学生,都是公输匠的学生。
自从公输匠参与了电灯的研究,深深的被吸引了,同时发现就自己十一人研究,得等到何年马月才能研究出大型发电厂。
就算拥有方正给他们的心得也很困难,所以公输匠开始让自己的学生也下山来一起研究发电机。
本来公输匠还想叫其他公系的夫子和学子们一起参与的,可是那群人看不起发电机,看不起科学院,认为玉德书院才是天下第一书院,一个个心高气傲的不肯下山。
公输匠也没有强求,就让自己的弟子们过来学习,不但可以学习到发电机,还能学到蒸汽机,比在玉德书院所学的更多。
就这几天的参与,让他茅塞顿开,以前自己所学的东西完全不能相比,甚至有些东西,可以利用电让它完全转动起来,根本不需要人力。
为了想要印证自己的想法,公输匠对于研究大型发电机更疯狂了,慢慢的他变成了十个科技院精英的领头人,成为武国,乃至全天下最了解发电机的人。
最后大型发电机被研究出来,并且在上海安装使用,世人称他为发电机之父。
而后又研究出很多电器产品,比如电风扇,手电筒等等,甚至在方正的提醒下,公输匠和公输青山等一群人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报机。
从此武国进入了信息时代,远隔千里之外就可以相互联系,让皇家更能掌控地方。
配上蒸汽火车的通行,朝廷更快的将军队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调兵遣将的速度更快,粮食等消耗更少,让整个武国变得空前的强大。
附近的国家都开始附庸,就连契丹也被赶走了,远去西域,在西域称王后,还派使节来求和,更是要求武国能排前能工巧匠在武国开设铁路,办发电厂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三大院招生的情况被诸葛正我知道后,让工部的人去科技院学习,让御医去医学院学习,更是组织一群种地的百姓去农学院学习。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