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张太岳盼的人(第 3/4 页)
一般这样戚继光也能容忍下去。
张居正却很讨厌那个副将,微皱眉看了一眼戚继光,也不多说什么,但张居正心里的着急有增无减,他这一眼就看出了说这话的副将,心虚。
张居正是久经大明官场的人物,对哪个官员的一个眼神儿,一个动作,都能判断贴出来,这货贪污了没有。
正如严世贵能够有纵揽古今,展望整个世界大局面的眼光,张居正的能力恰是对大明朝廷从上往下的洞察和了然,他在嘉靖二十九年时休假三年考察到了整个大明的国情,这对他后来想推行的考成法极有启发。
现在,他主要关注的,就是戚继光对抗鞑子入侵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他和徐阶、高拱之间明争暗斗的核心利益上,现在朝廷内部,隆庆帝非常软弱,或者说这位皇帝采用了放任朝臣争斗,自己自得其乐的态度,这让内阁内部的政治斗争白热化。
入阁以后的张居正,面临的就是这样严峻的局面。
而更深的还有呢!
明王朝流民四散,草译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北方鞑靼进兵中原,“庚戌之变”后今年又来作乱,南方土司作乱,“两江震骇”,民不聊生,张居正他能力很大,而要他解决的问题同样很大。
作为一个大权在手,想大干一番拯救一切的大政治家,他的心天天像在火上烤那么难受。
有多大压力只有自己知道。
他想让所有人一起干点实事,但这简单的愿望,确实最难的奢求。
就说眼前吧,鞑子入侵当前,朝廷内部的先争吵起来了,不管吵什么,而张居正只想问,棉衣最后能否到最普通的军兵身上?
答案很可笑,内斗,导致谁也不管最弱势的基层。
“阁老……”
想这些时,戚继光稍微心虚的再请示张居正,他对某些事也心知肚明的但他想不是每件不太好的事他都能搞定,比如张居正提的军需问题,正中他心中所想的问题核心,仅几万匹的军布就需要耗费白银数万两!
他想减少这个费用,这关系到抵抗鞑子成效,也可提高战士战斗力,要把富裕的银子花在军械上更是他想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