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64 经典的文字和经典的影像(第 2/2 页)

    “嗯……”苏钺抿了抿嘴唇,“我想问问梁老师,您现在仅仅是只有这个想法还是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团队如何组建?还有,您选的作品是哪部?”

    “算是有了大致的计划吧。”梁擎宇点头道,“其实都是我的朋友,导演、动作指导、化妆什么的,很简单就能找到人。演员的话,嗯,如果苏总有合适的,也可以参与进来。另外就是,投资的问题,我自己能拿出大部分,其他的大家凑一凑也就够了。当然,还是那句话,苏总要是想参与一下,也是非常欢迎的。至于作品嘛,我们选的是《射雕英雄传》。”

    “嗯!”苏钺点了点头,然后陷入了思索。

    其实要不要将自己已经搬运过来的几部武侠小说拍摄成影视剧,苏钺的答案自然是“要”。但到底要不要自己拍,苏钺还没拿定主意。说到底,自己公司如今依然是人丁单薄,最起码导演除了解培言之外,就自己这个二把刀,解培言又是拍摄都市片出身的,自己也一直困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中抽不出手来。所以这些作品交给别人拍苏钺也不是接受不了。关键的问题是,尽管这些作品是“搬运”来的,但在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亲儿子”,接手的人是不是能真的认真去拍摄和制作,挺让人犯嘀咕的。要是遇人不淑,还真不好说拍出个什么东西来。另一个世界中,查老爷子的作品基本上每一部都被拍成了影视剧,有不少经典的作品还拍了不止一部,但内中质量良莠不齐,在数量上来讲,真的称得上是另外一种“毁誉参半”了。

    “这样吧,梁老师。”苏钺想了想,道,“我的这些武侠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但有几个要求。第一,这毕竟是这些作品第一次改编成影视剧,而现在这些作品本身又有很广泛的读者基础。所以我希望改变过程中不要对剧情和人物做过多的改动。第二,对于拍摄和制作的主创,我希望您能提供一个大致的名单给我,最起码,编剧和导演要获得我的认同,主要的演员能够经得起考验。第三,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粗制滥造,所以我希望投资方在特效、道具等方面能够加大些投入。当然,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作为投资方参与进来。”

    “这些都没问题!”梁擎宇斩钉截铁道,“也不瞒您说,我现在这个年龄,在拳台上基本上已经打不动了,所以已经在计划着退役了,具体的消息,大概今年年内就会放出。所以这也算是我以后维持生计的一个渠道吧,毕竟不能浪费了这么好的人脉资源。我也清楚,一部戏的好坏应该如何评价。所以您提的这些要求,本身也是我们这帮人对自己的要求。另外,我想问问,对于版权使用费,您是如何考虑的?”

    “这个问题以后再说。”苏钺摆了摆手,“拍摄《射雕》这样的影视剧,成本很高,梁老师还是先做一下成本预算。至于版权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不过我希望能尽快看到主创的情况。”

    “这个没问题。”梁擎宇立刻就明白了苏钺的意思。如果自己的伙伴能让苏钺看对眼,估计版权使用费不会太高。但如果自己真的拿歪瓜裂枣来糊弄,估计苏钺就要报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接受的天价。对于这样的算是“看人下菜碟”的做法,梁擎宇不仅不感到厌恶,相反,还非常欣赏。最起码作为作者,苏钺自己对于自己的作品是真的非常重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演员,苏总有什么要求吗?”梁擎宇又问道。

    “这个……”苏钺想了想,“我现在没办法给您答复,等我回公司之后,和自己旗下的艺人商讨过后才能做决定。不过我会尽快,请梁老师放心。”

    苏钺是真的需要回去征求一下意见,但在梁擎宇看来,苏钺这个老板怎么会需要考虑员工的意见?当然还是想要先看看主创的情况才能决定是不是参与。

    于是梁擎宇便很理解的笑了笑,道:“那好,等我回去之后,也尽快整理一下主创的情况给您看一看。”

    两人结束了交流,各自回去休息。苏钺躺在民居的床上,回想着另一个世界查老爷子的作品改编成的各个版本的影视剧。

    作为另一个世界的武侠经典,查老爷子的作品绝大多数被拍成了影视剧,许多还不止一部。同样的一个故事,不同的导演和演员拍出来自然是不一样的味道。一般而言,每当比较各个版本的优劣的时候,《射雕英雄传》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被拿出来当靶子的时候最多,其次便是《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了。

    另一个世界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意见,那就是“一部不如一部”。意思就是说,新拍的不如曾拍的,新版的不如旧版的。每当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的意见基本都是“新演员不如老演员敬业”、“新导演不如老导演有想法”——老版本都老成了经典,新版本永远都是狗尾续貂。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观点确实有道理,比如如今的影视剧中一味追求粉丝流量、大量堆砌小花小鲜肉,却舍不得在特效和视觉效果上多投入哪怕一分钱;演员浮躁、缺少对于演技的追求等等。但如果抛掉这部分的影响,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绝大部分还是要归咎于“先入为主”的认知观念。就像苏钺之前在齐鲁卫视《百家讲坛》的那次“试演讲”中说得那样,“这个诸葛亮不像啊、这个刘备不像啊、这个曹操不像啊等等。但是,真的诸葛亮、真的刘备、真的曹操——你见过啊?”同样的道理,总是说“这个郭靖不像、那个黄蓉不像”,但历史上又哪里有真的郭靖和黄蓉?只不过接受了一种演绎方式,就再难接受另外一种表演风格罢了。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其实和春晚也差不了多少。当年渠道少、人们接触的东西少。一个东西看了一遍又一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而然就成了经典作品。等新的版本出来的时候,也就接受不了全新的演员和布景,甚至连音乐都是不对的。实际上有这种“新不如故”的意见的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年龄的观众,许多从没看过八十年代版本的年轻观众,第一次看到那个年代的影视剧中翻跟斗的打斗方式,以及明显受到舞台剧表演方式影响的略现浮夸的表演风格,内心也是接受不了的。

    这种“新不如故”的观点只是时代变迁中接受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思维差异,说白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经典留存。作为编剧、导演和演员,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让剧中的演员更加贴合原著、如何运用已有的技术手段增加画面感和可看性,这才是经典的文字转化为某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的影像的正确思路。可笑的是,还有人居然会说大家之所以觉得新版不如老版好看,是因为对于故事谙熟于心、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不顾现实和原著思想,一味标新立异、更改剧情,以为这样就能让大家喜欢了。实际上把东方教主拍成女的,然后和令狐冲谈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恋爱这种做法,除了徒增笑料之外,恐怕也只能让一众武侠粉丝暗中咒骂一声“特么的什么玩意儿”了。

    实际上这样的道理某些人并非不懂,但以“营销大师”作为第一职业、“编剧”作为第二职业的某些人,为了话题度和收视率,便是连脸也不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1987我的年代 文豪1978 超级修真弃少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重燃青葱时代 国民法医 讨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龙王令 修罗剑神 至尊战王 大国军垦 盖世神医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理我一下 捞尸人 好运时间 仵作惊华 丹霄万里 小蘑菇 顶级诱捕公式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宦宠 刺青 白色口哨 黑天 延迟心动 文豪1978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不循(重生)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