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湘香阁一行(第 2/3 页)
徐庆之道:“楚楚姑娘的歌声真真是百听不厌,绕梁三日,相之你今晚有福了。”
“是嘛!那得见识见识。”
那佟麟儿撇着小嘴道:“看来麟儿在徐公子眼中,完全是一无是处了。”
“呃……麟儿姑娘恕罪,徐某失言了,该打该打。”徐庆之假意在脸上拍了拍,那佟麟儿噗哧一笑,道:“好啦好啦徐公子,麟儿知道不比楚楚姐姐厉害。”
严楚楚笑道:“哪有的事儿,麟儿不必捧着姐姐……”
江昆玉微微一笑:“不如立即开始清歌一曲吧,也让相之见识见识二位姑娘的风采。”
江昆玉话不多,但绝对没有一句废话。
“好的。请诸位公子入座。”
李相之坐入侧席,刚端起茶杯,这时古筝响起,琵琶相随继而琴箫相和……
“”一首李清照的一剪梅,被严楚楚娓娓唱来,略显愁情。
除了李相之之外三人皆微眯着双眼享受着,但这首一剪梅的曲风毕竟不太适应李相之。所以李相之不像其他人那般享受其中。
李相之拍手道:“好听!好听!”虽然对古曲曲风略微不适应,但这首歌无疑非常耐听,而歌者严楚楚也一展动人的歌喉。徐昌明与徐庆之摇头晃脑的一副深愔此道的大家模样。
严楚楚低眉道:“见笑了!”
接下来琴声再起,明显曲风快了起来,比之上一首更加活跃。
“春水暖日和风,楼阁浅酒朦胧。杨柳秋千庭院中;莺啼舞燕晓风,小桥流水乱飞红。将花捻手中,问郎奴颜比它谁更红?郎道飞絮更中,不信去花赛来人,捣碎掷郎前,娇嗔今晚双儿床独空。”
佟麟儿唱的是‘村坊小调’这种小调其实就是所谓的元曲中的一种,元曲中有些曲牌名之下的词,都有固定格律和格式的,但是元曲却不限制它的字数,可以适当的添加词进去,当然不能减少词汇,不以字数为标准,这极大程度开拓了唐宋曲调的灵活性,而且曲调之中还有诸多是以方言形式传唱的,所以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方言糅合为一条,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如此之下到最后演变成了一些乡村、村坊歌谣,这显然被底层人民更加接受。而佟麟儿的这首歌曲,其词汇简单明了,接近市井之语,虽说不归元曲,但并不能说它低俗,而是风格就是如此,词不入流,但歌入流了。这就好比流行音乐和乡村音乐的区别了。
佟麟儿的调皮活泼的性子配上此曲,当真别有趣味。
李相之暗道:“一个是走伤感路线的,一个是走活跃路线的,要是弄到后世现代,一定都能红的能飞起来,对!能双飞啊……”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