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三和大神成红姐(第 3/4 页)
“洗耳恭听。”
王元滔滔不绝的讲起故事:
高江南是幽州甚至全北周知名的琴师,他的祖先据说是从遥远的一块大陆漂洋过海而来,在北周已繁衍二十多代,言行举止早和北周人一模一样。
一般人们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定居,如果种族外貌文化等差异不大,下一代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最多三代就同化了。
高江南平日和几个琴友写谱填词,他们在城里最高级的场所定点定时弹琴弹琵琶等,偶尔指导下名妓或公子之类拿点外快,赚的费用足以养家糊口,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北周朝的名妓,比后世高级会所最红的小姐要高出几筹,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在行。
一般有实力的老鸨从小挑选姿色好聪明伶俐的女孩来培养,不让她们十指沾阳春水,一心练琴跳舞,丝竹乐器吟诗绘画,不是一般出卖皮肉的女人可比。
这行有句话叫做:卖肉的不如卖腚的,卖腚的不如卖艺的。
院子里卖艺的就是名妓,等闲之人听她弹一曲花费往往是普通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开销,院里窑子里出卖身体的自然是院妞或窑姐,比两者好的就是旱道英雄括约郎。
所以名妓和贬义词挂不上钩,最少是中性词往上,多少大户人家和高官愿意娶其为妾。
当然因出身差,基本没可能当上正室夫人,但能进他们的门就可说明名妓的名声还行,地位也不低。
清白人家出身的一流琴师地位就更高了,哪怕是平民,也会成为权贵的座上宾。
大人们懂也罢,不懂也罢,总会装着很懂的样子,对曲子的好听与否也能说出一二。
如果是擅长丝竹之人,甚至能找出曲里的问题,成就几次曲误周郎顾的美谈,只是这种官相对很少,其实不管什么人多少对艺术有
些欣赏,有些向往。
官也是人,有时候也想放下一切公务俗事,做一个单纯的琴师或者别的喜欢的职业,谁不希望世界更简单些,再阴险狡猾的人也有人想当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
而那个半掩门的无名女艺名叫红姐,谁也不知道她姓什么,似乎从外地漂泊在幽府。有些疯癫,但收费低廉合理,主顾颇多。
别人说她念过神经照经书,似乎不正常,她说我是三和大神,没念过啥神经照。
反正神神道道的,也没人知道三和大神是啥意思。
她起先毫无名气,有个不谙世事的富家继子找年轻的她好过后,要带她回去。
她知道继子在家不受宠,带这样的半掩门女子回去绝对没好果子,尽管非常喜欢他,但还是拿棍子打走他。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