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四十四章 调外兵入京(第 3/3 页)

    一番筹谋,大将军府众人随即离开大堂,而后齐齐跟着袁绍身后,去往袁绍的宅邸,他们有需许多问题要问。

    到了袁绍府邸,不少不明袁绍图谋者,纷纷出言问询袁绍为什么一定要将事情往最坏地步的原因。毕竟,就算伏泉真的掌权,刘崇顺势登基,他们支持的何进和刘辩失败,但也不会让他们损失什么,大不了安稳几年,再行图谋,难道朝廷还能不需要他们这些人去做官吗?

    袁绍对此也并未掩饰,而是十分忌惮道:“伏泉进京,谁人可制?其素来与党人有隙,其若掌权,吾等必为朝中小官,中枢无吾等置身之地,唯有先发制人,方可延续解除党锢以来,党人于朝中之势也!”

    这话,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立马也是让那些没想清楚的党人明白,的确,以伏泉素来不和党人深交的心情来看,倘若真的让刘崇顺利即位,伏泉因此掌握中枢,他们这些自从党锢以来,靠着和何进联合而逐步掌控朝堂的党人,明显会因此失势。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是他们这些从一开始就没支持过刘崇,只支持的刘辩的党人,换做他们是刘崇,就是刘崇再小,也自然明白该怎么行事。很明显,他们这些没有在刘崇即位前支持他们的人,肯定会在之后被打入冷宫,甚至极有可能,新上任的小皇帝又听信其他宦官言论,再来一次党锢,这是他们完全不愿意看到的。

    当下,众人全部高赞袁绍英明,同时又是一阵怒斥,喝骂阉宦当斩,伏氏、宋氏无道,不足执掌朝政,恭祝大将军清扫君侧,还大汉一个政治清明云云。

    望着面前这些没有真正看明白自己图谋的人,袁绍心中冷笑,他们以为仅仅是让清扫完宦官,就是他的目的了吗?

    很明显,不可能,他袁绍的目的,绝不仅仅于此。

    “党锢”害的他岳父家族败亡,害的他大好年华,只能在家中以尽孝避难,如果仅仅是扫灭阉宦,那怎么能够消除他的心头之恨?

    毕竟,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刘汉的皇帝,冤有头债有主,宦官只是他的利息,而刘汉的天下,才是他要讨回的血债。

    否则,他袁绍又何必隐忍这么久,囤积了这么多势力,只需要待风头过了,靠着汝南袁氏如今天下第一门阀的实力,就算他是党人,难道朝廷真的会不给他官做?

    袁绍这么隐忍,还不是要为了那党人领袖,天下楷模的身份名头,而要这身份名头的用处,自然是为了在合适的机会下,成为他崛起的利器。毕竟,一旦天下出现危局,他这个名头不管到哪里,只要有一方势力,肯定是势如破竹,无往不利,英才贤士尽皆来归,从者如云,这才是他很早就布局的原因。

    经过两次“党锢之祸”的竭力打压,袁绍深知世家大族和大汉皇室早已离心,只是大汉士族以儒学传家和养望,直接对抗皇权,在“忠孝义”这关在其意识形态上过不去,所以依托皇权的宦官集团才能每每能占据上风,否则,一旦所有士族齐心,还会有刘汉皇室什么事情?

    所以,袁绍需要创造一个机会,创造一个让皇权无处依靠,只能靠他们士族的机会,而这次外兵入京,就是一个彻底扫灭宦官集团的机会。当然,不只是宦官,同样依托于皇室的外戚集团,也在他的计划之内,他要将早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这两根支柱支撑下的汉室皇权,彻底埋葬。

    夜幕深深,大将军府的信使刚刚拿着何进的令信出京,在雒阳郊野,不其侯府的家仆已经点燃了三盏伏泉制作的飞天灯笼,让它们升天。

    而随着这三盏灯笼升天,很快,从司隶地区向西的弘农郡、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等地,都相继有人点燃三盏飞天的灯笼,一时间好不热闹。

    远在凉州汉阳郡东边陇关驻扎的一支军队,很快便注意到了东方的异动,连忙通知早就带兵在此的刺史伏泉。而伏泉看到那些灯笼,当下也是毫不犹豫,命令早就准备好的马步两万兵入京,不过,出师当然得有名,伏泉虽不知道雒阳方面为自己求得什么名义,但为了保险起见,打出得是奉皇后旨意,入京护驾的名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希腊神话 北齐怪谈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万历明君 巡狩江山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我在木叶练吐纳 星海王座 沉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