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两湖合一体(第 3/3 页)
三圈水池分别由八个、十六个、三十二个水池构成,污水由外至内进行沉淀时,每进入一圈,沉淀池的数量就减少一半。
由泥浆泵抽上来的高浓度泥浆,通过管道循环流入三十二个外层水池中,经过沉淀后进入下一圈沉淀池进行再次沉淀,最后中层清水流入最中间的大水池。
由于这些沉淀池主要是处理高浓度的淤泥,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修建成水泥池,直接用挖掘机挖出一些大坑并用管道连通就行。
当最外层的沉淀池剩下的淤泥快装满时,就用挖掘机把沉淀池中的淤泥取出来,堆放在周围较高的地方进行脱水。
而最中间经过初级沉淀处理的水,又通过另外一条管道回流到滇池的湖边,在高压水枪的作用下将湖底的淤泥转化成高浓度的泥浆。
通过这样的循环,不断地把湖中的淤泥运送到污水处理场。
除此之外,湖中从堤坝中部的位置开始,用高压水枪清理出了一个直径达一点二公里的环形水沟。
在抽干水沟内的积水后,在环形水沟内打入足够的水泥桩,并在水泥桩的顶部沿着环形水沟浇筑了一圈钢筋混凝土梁。
这样的环形水沟在湖中一共修建了三个,等到第三个钢筋混凝土梁修好之后,第一个环形梁就已经达到了养护期。
然后在环形梁上用石材进行加高,同时把周围的淤泥挖到环形梁之中堆积起来。
那些淤泥之中的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周围石材的缝隙流出来,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
随着环形石墙的逐渐升高,其中堆积的淤泥也在同步增多,逐渐形成了一个高达十余米的环岛。
这三个环岛的面积,与华夏国和图瓦卢特区的城市单元大几乎完全一致。
但在这滇池之中,肯定不可能再修建地下部分的建筑,这些空间完全用来盛放湖底清理出来的那些淤泥,以减少清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