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死亡曲线(第 2/3 页)
曾经在政府部门工作过的吴光良,多多少少是接触到一些不同部门存在的问题的。
在他还没有出事之前,也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重重问题的根源进行过研究。
对于吴光良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国资部的人在给魏民生反馈后,首先进行了小范围的探讨。
在华夏城国资部的会议室里,吴光良提出的这个问题就通过国资部的专门络,展示在每一个参会人员面前的电脑屏幕上。
小宝说:“光良测绘公司的吴董事长大家应该都认识,但现在他提出了一个我们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也没有去思考过的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叫‘计划生育’的社会管理手段。
这个课题对于我们来说,还非常的陌生,所以,我们还是先让吴董来介绍一下这个‘计划生育’在社会管理中的意义。”
吴光良点了点头,说:“社会的最基本构成是人,有了人,才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财、物以及各种社会需求和事务。
我们进行社会管理的目的,我认为应该是如何最有效、公平、公正地管理、分配与人相关的各种社会资源,以实现有限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由于很多社会资源,如公共设施、电力、教育、医疗、养老等等资源,属于一次投入,长期使用的资源,其社会效益的获得是相对稳定的。
也就是说这些资源一但投入,就不容易退出,如果强行退出,必将对该行业的长期稳定造成冲击。
这样的问题,在周围其它国家的那种社会管理方式下,并不会出现,因为这个问题,只会在我们华夏国这种拥有高度集中管理的社会形态下才会出现。
曾经有这么一个国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多个生育高峰。
如果按生育高峰时的需求来配置社会资源,那么在低谷时必然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
如果在低谷时降低投入,那么在下一个高峰出现时就会造成更多的社会矛盾。
对于社会其他行业来说,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峰谷的存在,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呈现一种大起大落的波动,而这种波动对一些中小企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因为,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社会资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