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要不要收购院线?(一)(第 2/3 页)
Cinemark单银幕产出逐年提升,根据我们所搜集的数据统计,从2007年的23.31万美元增长至现在的28万美元,预计到2017年达到30万美元门槛。
帝皇娱乐则波动较大,从2011年开始Cinemark单银幕产出水平逐渐高于Regal。
Cinemark单银幕产出不断提高的原因是平均票价和观影人次的稳定增长,Cinemak观影人次从2005年的1.66亿上升至现在的2.5亿,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2.7亿,平均票价从2005年的3.87美元上升至现在的6.2美元。
帝皇娱乐的平均票价一直比Cinemark高,平均票价均保持在7-8.58美元内,但观影人次自2003年大到2.66亿高点后,开始不断下滑,现在帝皇娱乐的观影人数已经下滑至2亿人,随时都有跌破的危险。
除了票房收入外院线还有食品饮料等特许经营收入,近几年,票房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逐年降低,2013年,Cinemark票房分成比例由2010年的65.62%降至63.59%,而特许经营收入比例则由30%增长至31.45%。
而帝皇娱乐的票房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由两年前的68.9%降至67.8%,特许经营收入8.17亿美元,毛利率高达86.3%。
双方差距不断缩小。”
说到这,唐娜朗德歇了一下喘口气,拿起桌上的咖啡抿了一口,杨橙见状插话道,“其实我一直在犹豫,我们究竟该不该收购一条院线,甚至是一条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大型院线。
你刚刚在说的同时,我查了下cinemark的股价,按照当前美股27美元左右的价格,总市值超过30亿美元,而其股东构成也都是华尔街顶级投行包括FMR-LLC(富达基金母公司——富达管理研究公司)、黑石集团、先锋基金等等,当然,以我的经验来看,只要给出足够的溢价,这些死认钱的吸血鬼绝不会抱着一家院线股票不放,但是溢价的幅度就不是我们能够预测的了,绝对小不了。
姑且按50%的高溢价计算,花费接近50亿美元收购一条院线值不值?”
唐娜朗德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其实这也是我正要说的,在美国甚至整个北美,院线行业已进入成熟期,美国电影行业疲软,不仅帝皇娱乐的观影人次不断下滑,行业整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这里边有个例外,那就是Cinemark,他们始终保持着观影人次不断提升,我觉得光冲这一点,就值得5亿美元的溢价。
当然,我也做过分析,其背后原因主要是影院布局差异,帝皇娱乐的银幕主要建设在美国本土,并未对国际进行扩张,而Cinemark则积极扩展海外并进行业务推广,在拉美的1000多块银幕多数位于巴西、阿根廷等国,并已成为巴西、阿根廷最大的院线。
Cinemark认为布局城市郊区及南美等非成熟地区,有利于降低竞争程度,优先抢占非成熟市场,进而通过提高观影人次提升市场红利,获得更加稳定的投资回报。
我认为这个策略是可行的,全球经济在稳步增长,城市人口更是已经达到了饱和,众多一二线城市都开始向周边郊区扩张,Cinemark抢先占据这块市场,在未来绝对会得到更大的回报,而如果我们现在能收购Cinemark,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未来这块红利就属于我们了。”
杨橙拧着眉头,“但去年好莱坞的低迷是不争的事实~”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