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七十七章 当接盘侠?(第 2/3 页)

    一一向两位问好,5人围绕着一张咖啡圆桌坐下来,示意服务生给杨橙上了杯咖啡后,作为引见人的帕里斯希尔顿开始抛砖引玉,“jason,这次把你叫过来,是有笔生意想跟你谈,黑石集团想要出售一笔股份,约占希尔顿集团总股本的25%。”

    说完,帕里斯凑到杨橙耳边低声说了句,“他们希望你能拿下来。”

    撂下这么一句话,她便不再言语,好像刚刚那一幕从没发生过一样,自顾自的抿着咖啡。

    杨橙心中暗骂,“sao浪蹄子,想让小爷当接盘侠,也得给点理由吧?”

    不过,表面上,却是好奇又惊讶的看向汉密尔顿詹姆士,这位全球对顶级财团的引领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等级要比花旗银行CEO麦克考伯特还要略高一筹。

    “詹姆士先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黑石集团在希尔顿集团身上完成了堪称史上最出色的私募股权运作案例,现在正是收获果实的时刻,为什么要出售呢?”杨橙带着强烈的质疑向汉密尔顿詹姆士问道。

    不过杨橙并未夸张,黑石和希尔顿共同完成的这个杠杆收购,足以称为史上最赚钱的交易也是一个私募股权成功运作的典型案例,通过说服其债权人延缓偿债期限,在不得不采取行动之前就重组债务,实施良好管理,而不是盲目地削减成本和裁员,黑石提高了希尔顿的业绩,一度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

    而眼前这几位,都是这起成功案例的见证者和操盘手,早在2006年,黑石集团便在乔恩格雷的建议下开始“追求”希尔顿集团,并在内部命名这笔交易为“Project Murphy(墨菲计划)”,这个名称源于喜剧演员Eddie Murphy(艾迪墨菲)于1984年主演的电影《Beverly Hills Cop.(比佛利山警探)》,当时希尔顿的总部就位于比利佛山庄。

    2007年6月,黑石集团终于以创纪录的267亿美元杠杆收购了希尔顿,并迅速将其私有化退市,其中黑石集团连同旗下房地产、私募基金和一些合作投资者出资65亿美元,而其余200多亿美元由华尔街多家投资银行提供,杠杆率达到80%。

    作为整个计划的策划人,乔恩格雷的计划核心就是挖来克里斯托弗纳塞塔,认为纳塞塔就是那个能将希尔顿起死回生的关键。

    在希尔顿,格雷和纳塞塔开始时合作还不错,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来袭,由于金融海啸爆发,经济陷入衰退,黑石及其合伙人似乎觉得他们付的价钱太高了,动用了太多债务,而且挑选了一个最差的时机完成交易。

    一些合伙人包括大名鼎鼎的雷曼兄弟都快要不复存在了,雷曼兄弟倒闭后,旅游业严重下滑,希尔顿业绩也出现下滑,全球销售额下降了20%,现金流下降约30%,在那一刻,似乎纳塞塔希望重振希尔顿雄风的想法永远都不可能付诸实践了。

    雪上加霜的是,其竞争对手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将希尔顿告上了联邦法院,指控希尔顿的员工窃取喜达屋成功的“W酒店加盟计划”,当时还在念书的杨橙对这件事印象很深刻,因为华尔街都快闹翻天了,喜达屋称这是“显而易见的企业间谍、窃取商业机密、不公平竞争和电脑欺诈”,美国司法部同意并开始调查喜达屋的指控。

    不过两人在汉密尔顿詹姆士的支持下,总算是坚持了过来,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远去,以及乔恩格雷和克里斯托弗纳塞塔采取的“buy it, fix it, sell it(买下,整治,卖掉)”的策略为希尔顿带来了新面貌(这个策略也被纳入了众多商学院的教科书之中,作为经典的教学案例)。

    凭借着在酒店行业多年丰富的管理经验,克里斯托弗纳塞塔一上任就实施一系列革新计划,包括将总部由加州比弗利山庄迁往弗吉尼亚州、更换高层管理人员,并大幅削减运营成本。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上瘾 他喜欢你很久了 谁把谁当真 温柔予你 专属深爱 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 逃离疯人院 [无限] 仵作惊华 偏执狂 偷香 温香艳玉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 夜行歌 最后一只瓢虫 白色口哨 亿万斯年 猫咪的玫瑰 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