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一十九章 尘封旧事(第 1/2 页)

    正在雨东凌芳心惴惴之时,却见萧千离竟然笑了起来。

    “谷主何等人物?居然也会陷于巢窠?”

    澹台子羽也不动怒,微笑道:“愿闻高见!”

    “何为清静无为?循道而作,法天地而为,无为是自然而为,不染物性,不为物累。无为而无不为,即有所为有所不为,顺其自然之有,道法自然而治。君不见,老庄之外,有稷下、黄老、魏道、晋玄,太公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有阴符之谋。敢问谷主,此人莫不为道?”

    不等澹台子羽说话,萧千离又道:“莫说我道门如此,昔日鸿儒执刀笔春秋策,掌仁义礼智勇,如何又变成了仁义礼智信?”

    只是这一句话,澹台子羽愣了愣,竟然捶胸顿足,大哭起来,哭得雨东凌手足无措,萧千离微微轻笑。

    澹台子羽哭了半晌,用袖子一抹老脸,只抹得袖子上满是眼泪鼻涕,呜咽道:“悲哉、悲哉,我堂堂儒门精要,竟然被人偷天换日,落得堂堂的显世儒门,竟然变成了皇室维持统制的工具!”

    听到“偷天换日”四字,萧千离目中顿时煞气一闪,却又立刻平静下来。看着雨东凌目瞪口呆的模样,失笑道;“谷主莫要激动,教你这弟子看笑话呢!”

    与佛道两门不同,儒门讲究的是至情至性至理,澹台子羽乃是一代大儒,多有先贤古风,因此偶尔做出些惊世骇俗之事,倒也不足为奇。只是雨东凌到底是晚辈,何曾见过谷主做出这等情态?不由得又是惊疑,又是诧异。

    澹台子羽重重叹息一声,长跪起身,向萧千离行了一礼,又重新在蒲团上跪坐好,叹道:“早闻萧掌教博采众家之长,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他转头对雨东凌,解释道:“上古儒教初立,有七十二大儒东来,被延请至七十二列国,担任大夫之职,修书编撰,有《春秋》传世,有《论语》治国,号称半本《论语》可平天下。”

    “只是我儒门教义,不但抑佛,而且抑道。其时道门雄踞中原,西方释教按捺不住,率先向那些鸿儒挑战,在会昌国设下擂台,共有十尊南无佛,三十尊菩萨,百尊金刚护法,扬言与儒家在此斗法、斗阵、斗武,分个输赢高下。鸿儒子路孤身前往,三日三夜之后,子路孤身返回。那擂台之上,已是遍地残尸,没有一个活物。儒家的浩然正气,从此一战成名。”

    “大儒子路精修一个勇字,武功超凡入圣,无人能敌,儒家气势大涨,又加上儒教教义确实适合当权者的统治,因此渐有大兴之势。”

    “其时释教有帝释天,武功高绝,才智过人,推演儒教教义破绽,却苦无良策,遂乔装改扮,拜会道门大贤,从中终于寻出破绽。金殿辩经,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驳斥儒教‘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以制衡之道辩驳五礼九德,大儒子路因此呕血而亡,之后儒门教义遂被强行删改!若不是玄门施加援手,岂有后来的朱子?”

    提及这段尘封万年的往事,澹台子羽语气沉重无比,听得雨东凌张口结舌,半晌才问道:“敢问师尊,大儒虽死,教义如何可改?”

    澹台子羽摇了摇头,低声道:“儒门也并非铁板一块,出了一个大儒董仲舒,上书《天人三策》,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时国君大悦,遂将董仲舒献上的《贤良对策》中的‘信’字换掉了‘勇’字。此后儒教气运大减,被释教一举压过。”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武圣! 中州录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不朽凡人 遮天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小狐妃,太凶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