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147 不负韶华(第 3/4 页)

    魏袭中年得子,喜帖早早送到书房,刘备一定要去的:“来!”

    “好咧!”刘武笑着转身,把新粮扛回自家仓楼。

    公孙氏闻声登楼,替刘备端来蜜浆:“楼上风大,小心着凉。”

    刘备笑着接过瓷杯:“少时兄弟,今已各自成年。再过几岁,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可叹岁月如梭。”

    公孙氏粉面一热:“母亲说你年岁尚小……”

    刘备一愣,这便笑道:“哪里是说我,是说二哥刘武。”

    公孙氏这才醒悟。或许着急之人,是她吧。早日为夫君持家生子,方不负韶华。如今空耗年岁,实令人捉急。

    与刘备并肩下楼,公孙氏一时竟乱了心神。

    刘备已托女刺客打听过。公孙氏十八岁弃剑,命悬一线。被张教主救活,从此一身二主。母亲说她至此便活在公孙岚和公孙烟的绳环里。说的就是十八岁。换句话说,公孙氏在十八岁那年,必逢大难。故而,心理和生理皆成冻龄。永远的十八岁。

    母亲早早便发现公孙氏,一身二主。也早早把她纳为自家人。

    少君侯起于微末,家中亦遭大难。风雨飘摇,三餐不继。母亲熟背名篇数百篇,持家行事堪称忠贞。母子断不会舍公孙氏而去。正妻是名分,亦是忠义。若复爵后,便另攀高枝,将公孙氏归于小妾。别说时人如何议论。便是刘备母子自己也过不去。

    又听闻父亲与母亲,并非指腹为婚。而是母亲长姐与父亲订婚。无奈长姐夭折,范氏便把小女嫁到楼桑。这才有了刘备。

    时人重诺。

    纵然后来父亲染病身死,母亲也从未改嫁旁人。此事若换到后世,必令人惊诧。时下却习以为常。

    荀攸长荀彧(xun  yu)数岁,却以子侄礼侍之。无它,荀彧辈分长。同僚,先论品秩,再论出仕早晚。同族,先论亲疏,再论辈分。同门,先论师承,再论入学早晚。年纪,多是其次。

    刘备叹了口气。切莫用后世眼光,去睥睨(pi  ni)我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的,大汉。

    魏袭宅邸就在侯府不远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秘密部队之龙焱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世子妃 全唐诗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