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胡口夺食(第 2/4 页)
熄灭塘火,队伍再次出发。
午后便遇上了第一处乌桓部落。阎柔深谙胡语,寥寥几句,便能取得主人家信任。放一队人马从自家草场奔驰而过。
在皮毛帐篷间一路穿行,日落时分,终于抵达了王庭所在。
刘备端坐马背,打量着王庭连片的帐篷群,穿行其间的汉、胡人等,不由心生感慨。一行人马如此简单就能直入王庭。从刘备的认知角度来判断,所谓的右北平郡乌桓王,也不过如此。
若遣一刺客杀之,群龙无首,乌桓岂不自乱?
好在,他此来只为贩马。
听闻草原上有大群野马。乌桓人的良驹,多是野马驯化。若遇马王,便是一等一的神驹。阎柔所托之人,与乌桓王近臣相熟。交给阎柔的信物和刘备的名帖,也被大帐外的乌桓武士,送入帐中。
此时的乌桓王,都是自封。朝廷并未敕封三郡乌桓。
刘备却是实打实的汉室宗亲,陆城亭侯。久居幽州,乌桓大都能说汉话。贵族甚至能书汉字。陆城侯的名帖可做不得假。不久,几个衣着华丽的乌桓王近臣,便鱼贯而出。
一行人等汉胡相杂,身上装束也多有杂糅,显得不伦不类。
刘备一眼扫过,心中已有计较。
“敢问,哪位是陆城侯座下?”近臣中有一儒服外裹皮袍的中年儒生,躬身问道。
阎柔转望刘备,抱拳道:“这位便是少君侯。”
儒生抬眼一观,见刘备年少。不由心生惊讶:“少君侯何其年少!”
刘备笑道:“我之爵位,乃是分封世袭。”亭侯多了去了。然而分封和赏封却是大大不同。
“原来是汉室宗亲。”儒生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发自肺腑的敬畏,也有发自内心的痛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