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只患不均(第 2/4 页)
“族中子弟甚多,择良者进学。还不速去!”套上长衫,母亲一把将小胖子提起。
这个时代,私学兴盛。许多经师大儒自结‘精舍’‘精庐’,开门授徒。学习经学是做官的唯一途径,经学大师的学生多至无法容纳,有的可以及门受业,而有的则只要挂个名字,便叫做著录弟子,不必亲来受业。
当然,无论是‘及门受业’还是‘著录弟子’,这拜师费都是不菲的。
大家族还好,小家族想让族中子弟全去就学,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才有了大考一说。
小胖子也很好奇,都是半大的孩童,族长要考什么?
母亲显然对这件事是极为上心的。小胖子才知道,一大早的将他从被窝里提起来,全是为了给自己梳洗打扮。
胡乱吃了半块糖饼,母亲便将他推出门外。
再回头,正对上满是希冀的目光。朝霞透过浓荫,散成道道光尘,母亲的轮廓,浸着光,温暖却又不刺眼。
“阿母,不改嫁哦……”小胖子低声呢喃,扭头向村中走去。
相熟的小伙伴也都人模狗样的从自家出来,三三两两的向祠堂走去。绕过一座旧迹斑斑的石碑,吃力的跨过祠堂高高的门槛,小胖子发现,沿庭院已摆满了矮桌。这个时代的祠堂,和后世有所不同。不仅供奉祖先牌位,后院还有一片偌大的宗族墓地。小胖子有些奇怪,为何楼桑村中会有一座如此广大的坟地。或者说,为何楼桑村会与墓地连在一起。只是眼前忽然紧张的气氛,让他无暇多想。
脱鞋上了草席,依样跪坐在矮桌前。桌上别无它物,只有一碗清水。
笔墨纸砚,一概没有。难不成题目就是这碗清水?
正百思不解,忽听堂前一声轻咳,便有鹤发老者缓缓走出,目光炯慈,环视一圈后开口道:“村头百步外,有货郎卖梨。三文一颗,百文可买几何?”
见许多人蘸着清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小胖子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碗水是这么个用法。
“弘家子,因何不动?”就在小胖子愣神的功夫,族长已发问。父亲名弘。弘家子,显然是说小胖子。
小胖子天人交战,想着究竟该不该作答。
“你父早亡,疏于管教……”
小胖子腾的一下,整个人似都被点着了。猛然站起,躬身答道:“可买梨三十又三,尚余一文。”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