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106 巡视南境(第 1/2 页)

    城内古意盎然。许多建筑颇有燕赵耿烈之风。

    《汉书·地理志》:“初,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民化以为俗,至今犹然。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亦有所长,敢于急人,燕丹遗风也。”

    刘备年少位高,自有风仪。虽未加冠,却已身长八尺。左右绣衣吏皆世之虎贲。多曾为游侠,正与容城古风相合。

    白发老者焚香于道,两侧楼阁总有怀春少女挑帘窥望。皆知容城已划归少君侯治下。如何能不欣喜。

    刘备左右看过,城内街巷虽经修缮,水淹痕迹却十分明显。

    一行人抵达官舍,阶下早有邑中官吏与三老俸酒等候。

    官舍本是容城侯府。颇有气派。年久失修,却也古意盎然。屋顶、墙壁,时有青苔野草,掺杂其间。主臣落座,乡啬夫马升这便奉上计簿。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等,皆在簿籍之上。

    刘备命左右接过,置于案上。

    褒奖寒暄之后,便问起容城水患。

    乡啬夫马升、游徼孙勉,皆祖居此地。这便将诸情娓娓道来。

    话说,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大河改道南移。掘鲤淀水势变小,只剩一些支流盘据于此,经掘鲤淀东流入海。故掘鲤淀有“九河下梢”之称。所谓‘九河’乃是虚称。言指河流众多。掘鲤淀流域遂现许多连绵浅湖,浅湖随旱涝变化,时而收缩,时而扩张,大则串通成片。小则分离,乃至干涸。

    到了战国时,淀区成为“燕南陲、赵北际”军事要地。燕国在此筑有三台城、浑埿城、赵国在南部筑有葛城,两国遥遥相对,虎视眈眈。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为防御秦、赵、齐入侵,燕召王又沿古黄河流经掘鲤淀之北岸。筑起一道五百余里的长城,称“燕长城”。因多沿易水堤扩筑,故又有“易水长城”之称。一能阻止淀水北泛,二可防敌国入侵。一举两得。

    前汉时,掘鲤淀曾多年枯水。今汉枯水又变丰水。出现大量游移淀泊。周围百姓饱受其害。

    容城东南,有埿水自淀中流出,注入南易水。故而时下,掘鲤淀又被称为大埿淀、小埿淀。

    历代治水,皆在疏不在堵。因势利导,将积水排出,水患可解。

    然而容城地势低洼,正是聚水之地。且掘鲤淀遍布大量游移淀泊,广而分散,无法筑坝。水患频发,却苦无良策治水。

    刘备已命苏伯携良匠实地勘察。苏伯言道,若想治容城、益昌之水,或可仿效督亢大泽。

    督亢大泽亦地势低洼。颇能聚水。治理办法不难。先通渠筑堤,将多余积水排走。剩下浅水则行圩田。水田亦颇能蓄水。则变害为利。

    刘备欣然点头。一路行来的烂泥地若皆改成水田,旱时放水,涝时蓄水。将泛滥的洪水,皆以纵横的阡陌坝埂,储存于水田之中。如此,可保容城无碍!

    烂泥地不宜种麦。索性改成水田。既能储水,又能种禾。两全其美。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蜀汉之庄稼汉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沉溺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冰川天女传 大清要完 全唐诗 星海王座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佣兵1929 撩神[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