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日军机群(第 3/4 页)
架设在城厢内外和龟山上的大喇叭,不断大声的通报着:“敌机23架,黄冈西飞。敌机23架,黄冈西飞。”
中国空军副总指挥毛邦初站在机场塔楼,焦躁的看着空军四大队22中队的11架伊-15双翼战机,正在跑道上面鱼贯快速的飞向天空。
而因为跑道有限,第21中队的10架伊-16下单翼驱逐机,还有苏军航空志愿大队一个战斗机中队的10架伊-16驱逐机。
只能焦急的等待22中队的飞机升空以后,才能利用跑道进行升空。
假如之前能多建一条跑道,此次第21中队的10架伊-16驱逐机,就能和22中队进行并飞升空。
建设3条,中苏三个飞行中队的31架战机,就能实现同时集中升空,去迎战已经近在咫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日军机群。
那么这场即将爆发的空战,就会好打很多。
此时的现状,决定了21中队将要晚升空大约六七分钟的时间。
至于苏联的战斗机志愿中队,将会升空更晚。
而22中队的11架战机,将有可能在空中独自承受数分钟来自日军机群的攻击。
在空战中,每一分甚至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及其宝贵,甚至能够改写整个战局!
国民政府内部的低效率,万事推诿,在机场建设这件事情上暴露无遗。
现在毛邦初只能在心里暗暗祈求神仙保佑,这次过来的日军机群轰炸机能占大半,而且越晚进入武汉领空越好。
上个月的一一四武汉空战,0:3的丢脸战绩,让毛邦初心惊肉跳,记忆犹新。
假如这次空战再失利,别说想和周至柔争夺航委主任的头衔,就他现在这个空军副总指挥的帽子,估计都戴不稳了。
——
“嗡——”
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李桂丹上尉(等同于陆军上校军衔),驾驶着他的2101号伊-15双翼驱逐机,已经飞离王家墩机场,朝着东北方向的天空爬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