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生自古多牵累(第 2/4 页)
日军中队在村子东北角,发现一个当地地主建立的石砌碉楼。
随即驱赶走这户地主,强占碉楼。
作为先遣部队的宿营地。
而在临沂方向,张自忠59军的先头部队,姚景川的骑兵第13旅。
在中午时分,一路风尘劳累,抵达了114旅的石埠头、古城、小官庄战线。
第13旅只是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短暂休息,给战马恢复体力,在下午1点开始,就动用骑兵队伍,对阵地前的日伪军队,进行反攻。
当坂本顺看到在沂河西战线的中国军队,由艰难的守势,变成凌厉的攻击。
而且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的骑兵集群冲锋。
猜到中国援军到来的坂本顺,立即把河东的坦克战队全部调往河西。
压制中国骑兵。
于是在临沂一线,再次出现了第一次临沂战争时的那种血腥对峙。
中日双方士兵,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的抵死惨烈争夺。
鸡公山,颐庐。
凌晨4点不到,杜剑南就被那个熊科长叫醒,然后和大约五六十名各种职务的人员,拿着手电筒,悄然下山。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下山,大约早上5点,队伍到达山脚。
火车站的站台一带,已经停了十几辆军车和七八辆吉普车。
还有几辆高档轿车。
5点30分左右,在侍卫长室的一个中校点名确定人员以后,杜剑南和那个熊科长一起,上了一辆吉普车。
三辆军车和三辆吉普车开始发动,驶向信阳。
早晨6点,在东方的微红中,车队到达信阳城南的三里河船桥。
船桥两边布置了军队警戒隔离线,很多清晨要过桥的人群,全部被驱逐到隔离线外围,焦急而无奈的等待。
随即,车队开始摇摇晃晃的过船桥。
过了桥以后,
杜剑南在船桥正对的显眼位置,就惊讶的看到他的‘大姨’和‘好算盘老忠’。
那里还有一个衣着光鲜,头上带着金首饰的中年女人,一个满脸严肃,目光灼灼的望着自己,身穿绸缎大褂头戴瓜皮帽的中年汉子,一对靠在一起的年轻小夫妻,一个珠圆玉润(白白胖胖)的年轻女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