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荆宋弭兵君心撼(十三)(第 4/4 页)
他根本就不同意出兵救宋,也根本不希望魏斯在意这毫无意义的霸权。
因为在吴起看来,时代变了,不再是那个霸权为上的春秋了,而是列国纷争的真正乱世。
救宋又能如何?得了宋的朝聘又能如何?
郑韩死敌,如果宋人朝楚,楚人在宋、大梁、郑一线占据优势,压力最大的不是魏,而是韩。
韩人首当其冲,既要应对郑,又要应对楚,到时候除了贴靠魏国,哪里还有活路?
魏楚接壤之地,无非西河。
可是有熊耳山、华山、夸父山桃林之险,楚人根本没有机会在那里组织进攻。
再者吴起也有自信,楚人敢来,他便能让楚人知晓武卒之雄。
中原一代,魏宋之间还夹着一个卫国做缓冲,宋人就算被迫朝楚,那也有二心,楚人也根本威胁不到魏之精华膏腴之地。
可韩国呢?
他们和郑国犬牙交错,西线又正应对这楚国的精华之地南阳平原,大梁城又如同一枚楔子将韩国隔出两块飞地。
若想当霸主,那么去救宋就理所当然。
可若不想当霸主,吴起觉得这时候救宋,完全没有必要。
到时候先慌张的,必然是韩国,韩国打不过郑楚联军,担忧郑人复当年血仇。
十几年后,韩国便只能附庸于魏。
十几年,吴起觉得这十几年,自己完全可以不断压迫秦人,攻入关中,让秦人衰弱。
到时候,有关中平原,有韩国附庸,有西河之富庶,才能走出三晋的表里山河,攻伐中原。
何必去做这徒有虚名的霸主呢?楚人南退,韩人必生二心!赵人就在背后虎视眈眈,等着魏国衰败,这时候哪里还能做琢磨着当什么霸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