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 4/4 页)
锦儿很自信的一笑:“事在人为,但需要先生顶力相助。”
几句话很简单,但这是气魄,是胆量,是自信,让他对面前这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充满了好奇:“在下才疏学浅,恐怕没有这个能力。”
锦儿说道:“这点是正确的,无论什么事都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你不行,我也不行,但是众人之力就可以实现。一个新的局面是需要众多的人共同努力,才会实现它,先生,我说的对吧?”
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能做到的人却不多。能认识到自身不足,知道联合更多力量才能办到,这就是言简意深。锦儿继续说道:“察尔汗有百姓三万不足,兵力五千,都城青海城占地十平方里,四个小城,五点共计四千平方里,先生什么良策?”
这是考验,虽然班杰不想答应,但也不想让李锦儿小瞧,所以说道:“西海群,地域很广,但大部分是戈壁、沙漠、高山、盐地,无法进行大面积屯田,人口一多无法养活,也就无法支撑大批军队,不是争霸的地方。南有吐蕃,西有铁勒诸国,北有突厥,东有大唐,久必被其他强势吞没。女王想宏图霸业,应该向西域发展,那是高昌、且未、于阗、 鄯善、龟兹、高车诸国林立,互不统属,力量分散,可逐一各个击破。一统西域,可为后方。进可守西海,退可自保,两个沙漠横断西域,大片绿洲可屯兵养民,实力强可向咸海、里海扩展,向西取天竺,以为经授,霸业可成。”
锦儿被惊呆了,这可不比隆中对差啊,几乎和哥哥说的一样,太有才能了。站起深鞠一躬说道:“先生大才,可为良师,天生我材必有用,岂可埋没在林泉,请先生助我,永安汉民。”
班杰特意说的这样笼统和简洁高深,就是想看看李锦儿是否具备这样的头脑。良禽择木而栖,贤士岂可保庸碌之辈。见李锦儿眼放精光,对他长辑礼拜,有些自得。
锦儿说道:“先生之法可图霸业,聚民于富饶之地,少儿修学,中年经济,老则所依,习孔孟之学,中原之礼,使其王化,与汉民一统。时日一长,循我大汉,衣冠礼仪,虽血脉不同,但思想一样,是不是可保中原天朝永世安定呢?”
“好”这回不但班杰说好,连王元直也叫好。他们都是才学高绝之辈,锦儿说的,他们当然明白。班杰感叹:“如果先祖有这见识,已过几百年,西北之乱早已平复,何有今日之乱?女王见识非凡,班某佩服之至。”
锦儿说道:“这只是我的想法,但实现它,路途尚远,先生可否为华夏尽力,助我成事,这恐怕也是先祖的愿望吧。”
班杰连连点头:“女王,有此心,当为汉民之表率,班某敢不追随?如不略尽绵薄,有何颜见列祖列宗?”
锦儿大喜,没想到真的请动了这样的人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先生谬赞,很多都是家兄所教而已。”
班杰明白了,有些不解的说道:“既然令兄永宁王有如此之志,有如此之才,为什么不亲自来相助?”
待人以诚,将来班杰是参与机密,不可能不让他知道:“先生有所不知,家兄还是驸马,唐王雄才大略,怎能安心?家兄实在是离不开长安,何况我的家人都在中原,我都不知这样做,对家兄是福还是祸。”
班杰不屑的说道:“杀兄害弟,夺嫡之人,有什么可炫耀的。如无几个贤才相助,他能否支撑也未必可知,这些臣自有办法。”
他已经自称臣了,那就是真的答应李锦儿。锦儿听他说能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十分高兴,就说:“请先生出任察尔汗的左丞相,希望不要拒绝。”
班杰哈哈大笑:“唐灭隋室,顺应天时,我不想与他为敌。天下安定,不忍战火危及百姓,所以,退隐昆仑,没想到,可在西域再出山,完成先祖之愿,班某愧领。”说着,跪在李锦儿面前:“谢女王陛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