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国策(一)(第 4/4 页)
李世民说道:“俊青,朕虽然接受你的观点,但是突厥是十几个民族,人口几百万,是不可能杀光的,最后还得接受他们投降,朕想知道你有什么办法解决?”
李彦说道:“这个臣是想过,但还不成熟,当年秦能统一六国也是多民族,我想郡县制是最好的办法,中央集权,那些番邦就好比诸侯国,实力一强必然是有反心,想独立。宁当鸡头不当凤尾,都是这个想法。只有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他们的国家,是大唐的一份子,才不会再反叛。就像中原的州府,是不会反叛的。”
李世民点头:“确实有道理,但那都是蛮荒之地,远离长安,皇权根本不能管理,鞭长莫及啊?”
李彦也知道这个情况,后世有飞机,有火车,可以快速到达任何地方,中央的控制力度很强,所以可以管理几百万,上千万的国土,但现在好像不行。偏远的地方,一个政令传达得几个月时间,没有自主权,什么也办不到。
想想说道:“皇上,只有增加向心力,让他们承认是大唐的人,无论他怎么做,怎么说都是大唐臣民,所以,即使他不听朝廷的,但改变不了是大唐的身份。”
李世民奇怪的说道:“怎么解决?”
李彦说道:“我记得国家不同于天下,朝代有更迭,但不能改变一件事,那就是民族,所以,不管朝代怎么变化,但汉民族永远是汉民族,这就是文化。汉字、汉语、儒家思想,这是汉族人的标志。魏也好,晋也好,隋也罢,唐也是,朝代可以更换,但文化不可能更换。所以,文化不消亡,那天下永远不会消亡,皇上只要颁布法令,文字是唐文,语言为唐语,服饰为唐服,国教为儒教,这样只要我们控制的地区,就全力推行这些,久而久之什么蛮夷和其他民族,他们都会成为大唐之民,那时再怎么战乱也不会分裂独立。”
“善 大善”李世民有些激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激动的站起来,论治理国家的能力,两个人超过李彦太多,所以,这些言论当时就能理解,全都对李世民说道:“皇上,这太好了,真是好办法。”
房玄龄说道:”皇上,臣建议调永宁王进中书省,这可是千秋功业。”
长孙无忌也说道:“臣附议。”
李彦连忙说道:“房相,别害我了,出出主意还行,真正干,还得你们。我可不想天天上朝,被这些事物伴住。”
李世民没有表态,而是陷入思考,不知道想些什么,好长时间停止沉思说道:“你们说给他个什么职务好呢?”
李彦可不想被事务缠身,连忙说道:“皇上,我给你当秘书吧?”
李世民一听,心里震动一下但还是说道:“那也行,你出任秘书监,太史令。”
李彦吓一跳,太史令的职位不高,品级很低,但管理的东西确很杂,权利不小。连忙说道:“皇上,我说的是秘书!不是秘书监。”
李世民奇怪的问道:“秘书?那是什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