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东征西讨(三)(第 3/4 页)
所以,李彦让李泰向印度方向扩展,抢占印度。李承乾向印尼方向发展,控制印度尼西亚,李书同向新加坡、马来西亚进攻,控制那里。如今和窦彪达成协议,让他把弥勒教的人向那里集结,其实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澳洲。
上那里去建立一个大夏国也不错,西有锦儿的大汉,中有大唐,东再有大夏,那才是真正的华夏天地。对于李彦如此安排,窦彪是感激涕零,发誓坚决听李彦的。
经过了严密的思考和算计安排之后,李彦让李靖带人先去夏州,自己暂缓前去,要把这些事情安排好。再说,这是初秋了,向北已经开始冷了,本来应该是明年春天作战,但李彦想来个出其不意,发动一场冬季作战,和上次灭掉东突厥一样。
李靖历来是用奇兵的,也同意这个方案。李彦知道,用不了多长时间,李治也会去洛阳,随李世民出征过黄河,所以不再耽误,让王恒进东宫,通知李治来他的永王府。
李治确实很害怕,他不知道李彦怎么发现的,但李彦警告过他,想当太子,就不要接触武才人。但自己太喜欢她了,在自己登上太子之位过程中也帮了自己不少忙,还成功打掉了韦贵妃她们。为此,还得到父皇的夸奖,让两个人更分不开了。
可御书房李彦那一眼,让他心惊胆战了好几天。但李彦仿佛忘了,专心忙自己的事,让李治安心不少。过几天自己就去洛阳了,听说过完年,李彦也要去夏州。
可听说李彦找他,吓得没主意了。对王恒说:“你先回去禀报永王,我有点事处理,随后过去。”
王恒点头答应,返回永王府。无论怎么说,李治是太子,一人之下,所有人之上。也就是永王,其他就算一朝宰相见了李治也得恭敬的施礼。自己的王爷有这么大权力,连太子都小心翼翼的,让王恒特得意。
他如果进宫里,连后宫第一人赵坤都十分客气,那些后宫妃子都不敢惹自己,因为王恒还有一个后台,那就是代替了皇后位置的长乐公主。
身上越来越有她母亲风范的李丽质,虽然是女儿,却把持了李世民的后宫,最为严重的是,她掌握着皇家产业,对此,李世民十分不满,自己朝里朝外到后宫,成李彦两口子说了算。
但有长乐在,和皇后当年一样,后宫从来不出事,一切平稳。丽质也大了,懂事很多,再也不像以前,对父皇找其他女人也不那么反感,毕竟皇后已死多年。自作主张的李丽质比皇后还霸道,过一段时间就给李世民的后宫换人,没有被临幸的,年纪大一些的就派遣出宫,也为李世民找来一些年轻貌美的。这让李世民很贴心,也乐不得不管这些。
大唐出现一个奇怪现象,后宫不是皇后和妃子说了算,是已出嫁的公主说了算。但李彦一直是一个人,现在不能走路了,也只有一个侍女侍候,让李世民很欣慰。
李治在这样的情况下,哪能不害怕李彦夫妇?他真担心自己有一天登基也是姐姐说了算,那可怎么办?对自己,长乐更厉害,父皇怎么说也是父亲,可自己是弟弟啊,他打发走王恒就跑了出来,赶紧找武媚娘。
武媚娘没什么事,她是一个才人,地位很低的。可无论她表现的多好也没用,贞观十四年进宫,如今已过去四年了,自己一直在李世民身边,但却没有被李世民召唤过侍候,这让她如何能安心?有头脑,有心计的她看准了李治。
果然投资投对了,有太子罩着,她地位大不一样,特别是帮助李彦,让她很是威风了一段时间。可李彦飘忽不定,又连续去吐蕃,也不长在宫里。再后来,皇上说后宫调查不用李彦,这时候,武媚娘的头脑显示出来,向李世民推荐,由太子负责。
这样,两个人几乎公开在一起也没人说什么。也就是这段时间,让武媚娘喜欢上李治,因为在李治面前,她完全是高高在上的感觉。有李彦,李治的话,武家也一步登天,两个哥哥除了溜须,哪敢说一个不字。可是,没有李彦,她出宫的机会很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