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我还没想好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1)(第 4/4 页)
而跟陈清焰等盗墓贼进山前,梁涛这位朋友曾经问他——就是在村里碰面打招呼的那种闲聊——朋友问他这次进山走得远不远,梁涛说远。问带不带狗,梁涛却说不带,又问那用不用放自己家帮着照看,梁涛又说不用。”
“我明白了,”吴端道:“梁涛这是一早就计划着跑,他压根没想好好给盗墓贼带路。”
“没错,跑才是正常的。”闫思弦道:“连村民都看出来陈清焰他们是一伙盗墓贼,梁涛心里当然也清楚吧。
清楚,所以逃跑,不然等着古墓找到了被杀人灭口吗?
反观之,梁涛跑了盗墓贼也拿他没办法,只能认栽,自己做着违法勾当,总不能报警说盗墓向导坑了自己的钱吧。
梁涛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进入深山,再加上,逃跑的时候要是带着两只狗,动静大,不容易脱身,所以他没带狗。”
“陈清焰没说谎,”吴端道:“那问题就在于,他逃跑后又遇上谁了?”
“作案时间,”闫思弦道,“具体的死亡时间出来了吗?”
“貂儿刚发我手机上,之前因为没抓住陈清焰,不确定梁涛的末次进餐时间,所以死亡时间无法精确,只有一个7月13日晚的模糊推断。
现在抓着陈清焰了,他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7月12日晚约11点,盗墓贼扎营休息,梁涛和他们一起吃了东西,被安排第一班值夜。
可是当晚梁涛就跑了,陈清焰很生气,还派了两名手下去追,梁涛显然更熟悉地形,上哪儿追去?自然是没追上。
有了陈清焰供述的末次进餐时间,貂儿才推断出了精准的死亡时间:是7月13日清晨5到6点之间。”
“5到6点?这么晚?天都亮了吧?”
“夏天天亮得早,4点半就蒙蒙亮了。”
“哈。”闫思弦短促地笑了一声,眼中迸发出茅塞顿开时特有的神采。
他伸手搭住吴端的肩膀,又笑了两声,“我知道凶手的行动轨迹了。”
吴端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表示洗耳恭听。
“我刚刚说的那件小事,狗叫,听到狗叫的村民虽然说不上具体时间,但他给出了’半夜’这个模糊的印象。
为什么他认为是半夜?因为天黑着!
凶手知道梁涛进山了,又知道梁涛得到一笔钱,所以趁天黑摸到他家去偷钱。
凶手不知道梁涛这次进山没带狗,事先没准备对付狗,所以引发了狗叫。
之后,我推测有两种可能。
其一,凶手没在梁涛家中找到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去他回来的路上堵截,并且也真的堵到了。
两名凶手将梁涛捆起来,拷问他钱的下落——或许梁涛随身带着钱,又或许他把钱藏了起来。
总之,凶手问明下落拿到钱之后,就杀了梁涛灭口。”
“那第二种可能呢?”吴端问道。
“第二种可能,去梁涛家偷钱并引发狗叫的是一波人,去堵截并杀害梁涛的,是另一波人。如果是这样,那情况可就复杂了。”